呼~誰為充滿怨氣的社會尋出路


1875 期(2000 年 7 月 30 日)
◎ 交流點 ◎ 蔡志森(明光社總幹事)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香港已成為一個充滿怨氣的城市!罵政府和建制的機會成本極低,只要有人肯振臂一呼打倒董特首,總會找到一定的追隨者。雖然過去三年政府的確充滿改革的熱誠和理想,希望鏟除很多殖民地年代留下的問題~高地價、填鴨式教育、公務員大鑊飯、公營醫療膨漲......可惜董建華是個與現代政治完全脫節的人,公關技巧差劣;不懂得如何面對羣眾;缺乏魅力,而更致命的是遇上一個奇怪的政治架構~有一個有一定民意基礎,可以侃侃而談卻毋須為政策負責的立法會,結果全體議員在不同議題皆有可能成為反對黨,遇上選舉年情況對政府更不利。再加上金融風暴的衝擊,市民對政府的不滿增加,形成公務員、教師、醫生、社工、中產階級和公屋居民齊齊上街的壯觀場面!

  今時今日願意為民請命,不懼權貴和敢於與政府對抗的團體、政黨多的是,在這個時候教會團體要再踩政府一腳是輕而易舉的事,而且可以爭取到不少市民的支持,但對整體社會發展可以帶來甚麼好處?教會作為一個超然的團體,毋須為選票憂慮,若果能在紛亂的社會抗爭;經濟逆轉引致人心不安的環境下為社會帶來不同的氣氛,也許是我們能帶來更大影響的時機。

  教會要影響社會,可以探索的範圍和空間其實很大,在相對主義、自由主義壓倒一切,倫理價值模糊的年代,我們是否有信心基督教的價值觀可以成為市民大眾的指路明燈,勇敢地提出我們的信念,吸引其他人注意?在貧富懸殊日益惡化的時候,我們是否願意挺身而出,向窮人、新移民伸出援手,喚起大眾對他們的關注?在充滿怨氣的社會氣氛中,我們可否向青少年提出更積極,以服務為目的的人生態度,讓他們對社會有更多的承擔,而不是更多的怨憤?

  在社會人心不安,怨氣日盛,道德日漸沈淪的時代,但願教會不要沈默,透過不同途徑對社會大眾多說話,因我們所持守的,是有大能大力的福音!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探病錦囊】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