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篇
 「燃點愛的火花」


1833 期(1999 年 10 月 10 日)
◎ 親密家庭 ◎ 麥張偉芬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颱風約克吹襲香港,我的三個兒子經歷了人生頭一趟的「十號風球」。他們為著那天意外的假期而高興,更因為親眼目睹一次「合法」的高空擲物而感到十分刺激。當他們躲在一個安全的房子裡,興高采烈地談論打大風而來的刺激經驗。我告訴他們不要忘記有很多人活在天災而來的恐懼和焦慮之中。我們不能帶著「置身事外」的心態。

  現代社會的資訊科技,令到訊息的傳播迅速而頻密,發生在世界各地的事情,很快傳送到眼前。從電子媒體我們可以親睹美國超級颱風佛洛伊得橫掃數州的災情,土耳其及台灣的地震似乎就在我們身邊發生一般。資訊發達似乎叫世界縮小,人與人之間的矩離拉近了。可是,事實並非如此。當我們每天看到不同的災劫,看見活在苦難中的人之悲傷,這些經常出現的影像,慢慢會麻木了我們的心靈,令我們產生「置身事外」的心態,失了對人的同情和悲憫之心。

  作為父母,我們究竟希望自己的子女是一個怎樣的人。在一個充滿苦難的世界,人與人之間需要多一分的同情和承擔,那怕只是一點點的付出,如果能減輕這個世界的痛苦,為別人燃點起一點希望的火花,這些真情的關懷行動,都會叫世界上受苦的人活得容易一點。

  有一次與大兒子一同看「尋找他鄉的故事」,片中報道在印度三婆孫的苦困生活,社會各界都有迴響,甚至有不少的捐助,我們也鼓勵大兒子有份參與,學習明白了解人的苦境,並在自己能力範圍內以行動回應。老二很喜歡宣明會在北韓救助兒童的一盒宣傳影帶,看完又看不知多少遍,他心中一直掛念這些缺糧的小朋友,甚至為可憐的小朋友而落淚。

  一個資訊的社會將人的苦難「資料化」,甚至好像「XX睇真D」,將人間苦情「娛樂化」,作為父母,我們實在要幫助自己的孩子解讀這些資訊,開墾他們的心靈成為「有情天地」。讓他們學習能「設身處地」了解別人,為別人設想,不單學習互助和分享的精神,更要明白我們是社會的一分子。生活在這個共同擁有的大地,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我們要為減少人類的苦痛,盡上自己的努力。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商數啟示】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