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兒童團契啟發智能


1833 期(1999 年 10 月 10 日)
◎ 商數啟示 ◎ 余德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當兒童長大到五歲,已是一個可了解幼兒智能的時期。在學術角度而言,智能是精神能力的總和,包括七方面的探討能力:
  1. 孩子對別人的說話能否準確和快速的接收?
  2. 孩子在回應別人時能否完整地傳達內心的意思?
  3. 孩子在引用數字時能否達到準確?例如正確的年份、金額等。
  4. 孩子採用繪畫畫他眼前的事物時能否達到準確?
  5. 孩子在聽到一部分有關的資料時能否較準確地猜測尚餘未知的訊息?
  6. 孩子在在一堆散亂的數字上能否看出一些共通點?
  7. 孩子在吸取新體會後能否記得持久?

  綜合來說,這七項「能否」是針對聆聽、傳意、數字、描繪、推敲、歸納和記憶。

  家長們常感困擾於子女的領悟力很低、功課追不上、甚至擔心五歲後的可塑性已很低,故對子女漸失卻往昔教育的熱誠。

  近年心理學已流行「智能指數並非終生不變」的論據,起碼尚有十至十五分提昇的機會是存在於五歲後階段,故此有早熟與大器晚成的兩種情況,前者可能是在幼稚園階段成「星級」學子,而後者卻在小學高年級起才被發掘才華。

  我很相信今天香港社會要大力促動那群有「大器晚成」潛質的孩子,雖然他們在幼稚園至小學都使人失望,很多老師也覺得花心思在他們身上已是徒然了,所以我希望這群孩子的家長們要加倍地用心補救孩子們的缺乏。

  團體工作是一種看重互動的環境,我們極需在教會內發揮這種以關懷孩子和啟發孩子的小組活動,因為孩子在汰弱留強的學生生涯中已感受不到關懷和啟發!

  有否想過在兒童團契引進聆聽、傳意、數字、描繪、推敲、歸納和記憶?導師們,試在週會程序動動腦筋。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商數啟示】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