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聖餐主日的意義


1832 期(1999 年 10 月 3 日)
◎ 教會之聲 ◎ 蘇成溢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從日出之地到日落之處,耶和華的名是應當讚美的。」(詩篇一一三)詩篇一一三篇是一篇讚美上主的偉大和慈愛的詩篇,詩的開首和結尾均用了「哈利路亞」(即讚美上主之意),帶出上主子民應當常存感謝的心來讚美主。聖經學者告訴我們,猶太人在過他們的節期時,傳統上均會頌唱這些「哈利路亞」詩篇(一一三至一一八篇)。有足夠理由相信,主耶穌在受難前與門徒同吃最後一次逾越節晚餐時所唱的詩,應該包括詩篇一一三篇。

  逾越節是猶太人感謝上主大恩的節日。主耶穌在逾越節晚餐中設立聖餐,把基督救贖普世萬民的元素注入,叫聖餐成為聖禮,將上帝施恩的範圍和對象擴闊,使神人立約的關係超越種族的界限而遍及萬民。今天,無論是猶太人或非猶太人,世上凡屬上主的人皆可同誦詩篇,共唱「哈利路亞」。就如加拉太書三章二十六至二十八節所說:「所以你們因信基督耶穌,都是上帝的兒子。你們受洗歸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並不分猶太人、希利尼人、自主的、為奴的、或男或女。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裏,都成為一了。」

  普世聖餐主日的設立,正是要倡導這種「普世萬族因基督的救贖都合而為一了」的精神,為了要向世人呈示我們的信念便選定在每年十月的首主日,呼籲世界每個角落(從日出之地到日落之處)凡有教會設立的,一同虔守聖餐,以見證上主對人類的無分界限的愛。

  在進入二十一世紀前最後一次的普世聖餐主日,筆者有以下兩方面的領受,願與大家分享。

  普世—為作一個生活在香港的基督徒,普世的含義不應只止於香港人所擁有的國際視野,居住在香港的人雖然透過知識和科技對世界各地各民有所認識,但不少在心態上,仍然很狹窄,很自我。聖經教導我們要以基督的心為心,香港的基督徒就應該學習用耶穌基督的心態來看普世。耶穌愛不同種族、階層、背景的人,教會就必需關心不同種族的人、接納不同階層的人,憐憫與我們背景有異的人。願同守普世聖餐的,都是滿有普世意識的人。

  聖餐—昔日使徒保羅提醒哥林多教會的信徒說:「我們所祝福的杯,豈不是同領基督的血麼,我們所擘開的餅,豈不同領基督的身體麼。我們雖多,仍是一個餅,一個身體,因為我們都是分享這一個。」(林前十16-17)用今天的情況代入,我們可以說:香港教會宗派雖多,但只有一個共同信的主,一個以基督為首的教會。香港教會的事工雖各有目標,異象和領受也各有差異,但只有一個共守的要道,一個同被聖靈差派的大使命。(林前十二4-13)願同守普世聖餐的,都是堅守合一信念的人。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商數啟示】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