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徒十章
「在該撒利亞有一個人名叫哥尼流,是意大利營的百夫長。他是個虔誠人,他和全家都敬畏神,多多賙濟百姓,常常禱告神。有一天,約在申初,他在異象中,看見神的使者進到他那裏,說:「哥尼流。」哥尼流定晴看他,懼怕說:「主啊!甚麼事呢?」天使說:「你的禱告,和你的濟,達到神面前已蒙記念了。現在你當打發人往約帕去,請那稱呼彼得的西門來。』彼得也在禱告中蒙神啓示:神所潔淨的,不可當作俗物。於是彼得來到哥尼流家中。就說;「我眞看出神是不偏待人。原來各國中,那敬畏主行義的人,都爲主所悅納。」在講道的時候聖靈降在一切聽道的人身上。他們說方言,·稱讚神爲大。於是彼得奉耶穌的名給他們施水禮。這是外邦人蒙恩的開始。
哥尼流雖是一個外邦人,但他的心,卻是敬畏神的。他以耶和華作他的神。他對神有兩種事奉:一是以禱告獻上;一是以錢財獻上。哥尼流所獻上的,正是信徒獻給神的兩種香氣。這也是兩種最大的恩賜。就是「禱告」香氣的獻上;與「愛心」錢財的獻上。
「禱告」是藉着聖靈恩膏塗抹,聯合我們的禱告,如同馨香的香氣,升到神的施恩座前。啓示錄書論到聖徒被提之後,他們在神寶座前的現象。這裏說到四活物,和廿四位長老;他們在神面前敬拜的時候,各拿着和盛滿了香的金爐。這香就是眾聖徒的禱告。(啓五7-8)聖徒的禱告是一種香氣,也可以說是一種祭。這馨香達到神施恩座前,蒙悅納、蒙記念,並蒙祝福。挪亞出了方舟,爲耶和華築了一座壇,在其上獻祭。神聞那馨香之氣,就悅納,答允他們的禱告,並與他們立約。(創八20-22,九8-17)告是親近神,與神交通的唯一方法,也是得能力的秘訣。更是神施恩應允我們祈求的導引線。禱告能使我們靈性長進,並明白(進入)一切的眞理。神從我們禱告中所賜的福,常是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
「奉獻」是神所給予信徒的恩典和本分昔日以色列人獻祭的時候,他們把牛羊等物燒在祭壇上,好讓神享受這種馨香,就賜福他們。奉獻錢財是一種香氣,也是一種祭保羅說:「我從以巴弗提受了你們的餽送.,當作極美的香氣,爲神-所收納所喜悅的祭物。」〔腓四18)因着人時常的禱告近親-神,便能夠以基督的心爲心。不但不貪愛世界,反而將自己所有的獻上。使神的愛能藉着他彰顯出來。他也就是神的管家,管理神所托付的。我們的奉獻,可分做三方面:
一、獻給神“以色列人最基要的奉獻就是把當納的十分之一獻上。神就要爲他們敞開天上的窗戶,傾福與他們,甚至無處可容。令无信徒也應把當納之物獻給神和祂的教會,使他們在事奉上蒙福。
二、「獻給神的僕人,神的僕人是神將他們從世俗中分別爲聖,專心事奉神的。神將舉祭中,那些獻給神至好之物(地裏的出產、新油、新酒;樹上初熟的果子;以及牛羊頭生的),賞賜給他們。那伺候祭壇的,就分享壇上之祭物,因爲工人得價是應該的。
三、主內肢體,保羅敎訓我們要常存弟兄相愛的心。因爲愛人的,就完全了律法。愛心不是單指錢財物質的幫助,更是指着在心靈上、眞理上、禱告上、時間上,以及其他一切的善行,都可以在主内肢體之間,互相分與。經上說:「你們要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並且用十足的升斗,連搖帶按,上尖下流的,倒在你們懷裏。因爲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們」(路六38)。
「奉獻」是犧牲的意思,就是將自己的東西獻出去。但在屬靈上,卻是極大的獲得信徒憑信心將世上眼見暫時的東西,積存在天上。保羅深信神能保全他所交付祂的。又說:「施比受更爲有福。」所以奉獻是决不會落空的。「那賜種給撒種的,賜粮給人喫的,必多多的加給你們種地的種子,又增添你們仁義的果子。叫你們凡事富足,可以多多施捨。」(林後九10-11)
哥尼流但知禱告敬畏神,賙濟百姓。种卻打發彼得向他們傳福音,拯救他們,使他們得著永生的福分。使徒首次打開了向外邦人傳福音的門。這是神格外的恩惠,賞賜給愛祂並敬畏祂之人的。
揭頁版內容刊載於《基督教週報》1964年第10期第7版
揭頁版可瀏覽以下網址:
http://christianweekly.net/1964/19641101/mobile/index.html
【要聞】
【文林】
【特稿】
【以琳手記】
【元範室】
【教會消息】
【教會聖歌史】
【教育漫畫小良】
【新聞】
【芥子集】
【論壇】
【講壇】
【雪居短簡】
【靈裏的禱告】
【青年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