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清末至民初,先後有香港浸信教會創建「香港仔浸信會」;又有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倡導、協同多個宗派建立「海面傳道會」。這兩間都是本地信徒熱切傳揚天國福音、建立的最早初水上人堂會。
五旬節聖潔會及便以利會堪稱「水上人之友」;兩者在香港開展傳道事工,長年聚焦以水上人族羣作為主要服務對象。上世紀由10年代至60年代的五十年間,兩者是基督教會關顧水上人的主力;堪稱基督教會的代表,天國福音活在水上人族羣中的化身。
隨後「華南水上基督教會」由廣州遷來,成為水上佈道的生力軍;並在日後組建成「東方基督教會」,可算為一個本地水上人宗派。意外地於上世紀五零年代產生了一個新的水上人宗派:「中華完備救恩會」。
美國教會在十九世紀中後期產生一波「奮興-復興」浪潮,催生出很多新的信徒羣體。其中有五旬節聖潔會於1900年成立,隨後併合另兩個羣體而定型;其成員信仰熱情澎湃而增長急速,且熱切投向普世宣教。在香港的五旬節聖潔會教士,就是同樣地積極推展水上人事工。
當五旬節聖潔會在美國本土及海外工場蓬勃增長時,中央總部的管理計策卻跟不上情勢演變所需,更未能貼配各地的不同處境,一度引致紛爭,形成頗為混亂的局面。那時香港其中四所堂會的華人同工交流應對之道,決定避開爭鬧,聯合起來另作發展。
大埔堂、塔門堂、西貢堂、赤柱堂,四間堂會的同工早年都曾在國內服務水上人,他們相對較能互相認同;於是創立了新的教會組合。宗派取名是由友好的五旬宗西教士定的:"The Chinese Full Gospel Church",之後才直譯中文名稱。
「漁民教會」只是刻劃前述這些教會的源起。隨着社會變遷,香港已經沒有「艇戶」,不少位置偏隔的漁村更在凋落中。新一代就像一般市民起居謀生;水上人教會早已登岸、上樓,在市區設立堂會,向四鄰見證天國福音,是基督教會大家庭的一員。
區伯平(撰文、拍攝、繪圖)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光影留痕】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教會及機構短訊】
【每月眉批】
【清教徒們的最後一課】
【牧心世情】
【生活迴響】
【窮遊世界學無窮】
【聯會專號】
【讀者投稿】
【追蹤語言羣族教會】
【靈風漫步】
【飄零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