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福中心牧養更新研討會
 新任總幹事董家驊赴港分享


3039 期(2022 年 11 月 20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華福中心香港區委會已於11月7日,假播道會恩福堂舉辦「牧養更新研討會」,講題為「神仍然深愛我們── 以實踐神學探討新常態的牧養模式 」。世界華福中心總幹事董家驊牧師強調,教會要明白上帝在處境下的心意,思考如何回應其呼召及探索不同的牧養模式。

  「回看教會歷史,上帝是不斷做新事的上帝,苦難動蕩無法摧毀教會,安逸才會。」董牧師開宗明義指,如上帝今天在當中工作,神學反省就是察驗和回應上帝的行動,教會的呼召正是住在基督裏,與上帝同行同工。

  他提到實踐神學的四個階段,第一是指認當下,首先觀察處境,認知當下發生的事情。第二是探索處境,理解事情發生的實際原因;第三是神學反省,了解上帝如何在今天處境、信徒羣體及自己生命中作工;最後是更新實踐,思考在個人、信徒羣體角度上如何回應。

  面對新常態,董家驊牧師認為教會在探索路上,要明白福音是上帝的大能,從追求卓越產出事工和團隊,轉為建立健康的靈命。他表示,屬靈操練是領受恩典的姿態、時間和行動,尤其今天面對充滿挑戰的時代,不論在職場、牧養和宣教上,都看到個人生命與主連結愈來愈重要,故教會應更看重建立個人生命和屬靈操練。此外,教會亦應由成功思維轉為成長思維,因上帝最在意的不是堂會事工或人數多寡,而是信徒的生命成長。他又提到,疫情下不少教會或機構都擔心生存問題,但耶穌基督捨己並從死裏復活,教會也應被呼召從自保求存的心態,轉為敢於為愛冒險。「過去曾到不同地方參觀華人教會,我深刻感受到追求保存及回到過去的教會,往往是最掙扎和萎縮的教會;而願意為愛冒險的教會,不一定增長最快,卻往往是有『生命』的教會 。」

  董牧師續言,上帝將不同恩賜給予不同世代的肢體,為的是要彼此建造而非拆毀。他坦言世代之間確實存在張力,但聖經提醒人有多元恩賜是要建造祂的身體,世代交替是殘酷的概念,相反應採用跨代同行,明白人在不同時代都有其角色和責任。最後,他強調施比受更有福,籲教會要多分享祝福,即使奉獻金額下降,也可向社區分享最寶貴的時間、友誼、信任和同在。

  蔡少琪周曉暉回應 逆風時代發揮本色

  建道神學院院長蔡少琪牧師回應時指,欣賞華福會努力年輕化,如疫情期間推出podcast,而且同時能接收不同人的洞見,有助團隊急速成長。他續言,香港正處於大逆風時代,面對很大張力,教會進入了「少了、淡了、散了、弱了、老態了」的挑戰;底層撕裂仍在,只是避而不談;雖然表面復常,但深層難以復常,許多香港人所珍惜的已一去不返。他指外國亦然,不少韓國教會在疫情期間倒閉,美國教會也出現嚴重撕裂。香港眾多神學院今年收生都減少了,隨着移民潮和教牧退休潮同步發生,教會進入了「教牧荒、領袖荒、奉獻荒、神學荒」的四荒時代。

  蔡牧師強調,在此時代下需要重拾忠僕的心志,學習上一代「無名的傳道者」至死獻身的精神,同時要重新認識香港和世界,勇敢更新教會。他舉例二十年前教會把握自由行帶來的機遇,「教會要捉到神在這個時代的新機遇,順着聖靈的風,每一代也不同。」他勉勵教會要敢於突破、敢於面對現實,除舊革新,接納多元發展路線。他認為需要本地和宣教、香港和流散、量變和質變兩條腿走路,「今日沒有定案的牧養策略,因為時代變得急促……人就是方法,趁着白日栽培更多人,因為不知道還有多少時間。」

  宣道會北角堂堂主任周曉暉牧師則直言,近年香港教會面對很多不可抗力的因素,甚至整體被移民,帶到異域。但他認為邁步以先,堂會要先知道身在何處,再禱告尋求,探索處境,才能找出實踐道路。他強調不同堂會都有不同的基因(DNA),故應先問堂會最初的形成,再而發揮本色特點,才能使香港教會多元美麗。

  他分享北宣下一里路仍是植堂,但做的是堂內植堂,「不能全體急轉彎,需要符合現有會眾生態。」為了銳意開明,培育幼苗,北宣開闢了現代敬拜的崇拜,同時進行跨齡的牧養,將教會獨特基因放進新羣體,刻意培植未來十年後的信徒,預備他們在異域中結出好果子。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特稿】

【城市心靈】

【天地人和】

【心靈絮語】

【教會及機構短訊】

【牧心世情】

【珠峰南麓譯經記】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窮遊非洲未必窮】

【解讀綜合症】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