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基督徒靈性狀況研究
 着重反思信仰盼聆聽同行


3032 期(2022 年 10 月 2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為進一步了解青年基督徒之靈性狀況,伯特利神學院柏祺城市轉化中心、福音證主協會早前進行了「香港青年基督徒靈性狀況及成長」質性研究,於今年2至3月以網上視象形式,深入訪問了15位18-29歲青年基督徒的具體屬靈經歷,冀能更立體地了解此年齡羣的靈性成長狀況,並成立五個焦點小組跟進,有關研究發佈會已於9月21日舉行。

  負責是次研究的許家欣小姐發佈時指,參加者大多為信二代或在學校認識信仰,對他們而言最能經歷神的體驗是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後尋求學業和工作的期間,特別是神聽禱告和引導,幫助他們確立了信仰根基。總括而言,最能夠幫助青年基督徒屬靈成長的因素包括,祈禱、與人討論信仰、靈修讀經和崇拜聽道、個人反思、社交媒體資訊帶來的反思、教會以外的基督教活動和訓練;阻礙與神關係的因素則是犯罪、生活忙碌、懶惰、娛樂、缺乏屬靈指導、沒有把神放在首位。

  她認為青年基督徒的信仰特質是着重反思,多帶有不少疑問但缺乏討論和答案;同時他們受教條和期望影響,會缺乏信心、自認不足;當出現批評基督教的評語或爭議性的題目如LGBT性別議題,青年基督徒傾向不主動回應討論;對上帝的感覺則有時感大愛包容,但在社會議題上則感到冷漠、無力。

  成立焦點小組跟進 師徒關係聆聽同行

  為更深入理解和回應研究結果,故成立五個由青年基督徒、青年牧者、資深牧師及教會領袖組成的焦點小組作跟進。小組認為青年基督徒深受傳統教會教條式教導的影響,教會的制度和現況,缺乏討論和經歷信仰的體驗,需要創造安全的環境和空間,讓青年信徒平等和重視地被聆聽,在靈修上導引,並成為教牧導師(Mentor)的同行角色,自由地討論信仰而非指責教導。

  焦點小組回應指,最重要的不是出席率,而是同行;幫助他們找到信仰的管道和盛載;教會也需要真正把權力和決策,與青年信徒分享,讓他們共建教會的發展和想像;並鼓勵他們在堂會內外經歷和展現信仰,因為青年信徒需要真正的同行和信任,他們願意更多經歷神和探索上帝。

  陳敏斯教授回應時指出,青少年期的信仰是綜合與認同羣體式,以及個人與反思的信仰,「他們出現焦慮和掙扎是正常的。」她認為作為牧者,不應只批評年輕人,永遠應由自己開始反思。她續言,危機是建構神學的開端,正是因為搔到生命的癢處,而香港中學文憑考試(DSE)正是青年人面對最大的難關,逆境最能幫助他們靈性成長。她指出,面對起伏的靈程,有時「靈慰」有時「靈枯」,但要「神操」必須要有屬靈導師的陪伴下進行。

  呂慶雄博士回應時則指,今日需要「液態教會」來應對萬千變化的社會,教會需要解構教條主義,避免過度保護年輕人,也避免從上而下式管教。他認為與青年人同行,最重要是聆聽,一對一的師徒關係有效幫助培育青年人,他建議40歲以上的教牧參與「領袖素描」課程,由自己開始反思召命,再而幫助年輕人解構個人成長,實踐使命。


【要聞】

【教會之聲】

【釋經講道】

【喜閱.門徒】

【城市心靈】

【培靈奮興大會 禱文】

【心靈絮語】

【牧心世情】

【珠峰南麓譯經記】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窮遊非洲未必窮】

【聯會、教會及機構短訊】

【解讀綜合症】

【讀者投稿】

【連載小說《捨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