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宣子)—獨立個體


2901 期(2020 年 3 月 29 日)
◎ 誰明宣子心 ◎ 張陳麗娟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信心之父

  亞伯拉罕自從七十五歲離開吾珥,開始走信心的道路,信心考驗的高峰是按上帝的要求獻上愛子以撒。在現代的法律和保護兒童條例下,阿伯拉罕的獻子行動,是犯了蓄意謀殺和虐待兒童。

  他清早起來帶着兒子和兩個僕人,行了三日的路程到達摩利亞山。按(創十七)記載,在上帝應許撒拉生以撒之後,亞伯拉罕為了所多瑪與蛾摩拉的人命,與上帝討價還價不下五次,因為他在理性和靈性上無法接受:「審判全地的主豈不行公義嗎?」(創十八25)。然而,未開始討價還價,早在(17節),耶和華說:「我要做的事,豈可瞞着亞伯拉罕呢?」上帝早已預備好面對亞伯拉罕的質疑。上帝所指定的獻祭地點,為亞伯拉罕的獻子行動提供了三日的心理準備。前往獻子的三日路程,他在理性和靈性上將會如何與神討價還價?聖經無記載亞伯拉罕的思想掙扎,但參照承受產業的相關經文,可以找出端倪。神應許他的後裔成為大國,但又早已講明不是由大馬士革人以利以謝來承繼(創十五2-4),亦不是長子以實瑪利,如今又要獻上唯一上帝命定的獨子以撒,亞伯拉罕會否想到用其中一個僕人來代替以撒呢?在(創十八4)的原文,兩名「僕人」與形容以撒是「童子」是同一個字,是少年男孩的意思。作為父親揀選兩名與兒子年齡相約的僕人同行,一方面讓兒子有玩伴同行,另一方面看見眼前三名少年一起出入玩耍,難免會想到:其中一名僕人可否代替自己的愛子獻上給神?可是來到山腳,遠遠地看見那地方,亞伯拉罕就放下兩名僕人,輕描淡寫地交代一聲 : 「去拜一拜,就回到你們這裏來。」亞伯拉罕進一步放下人性的可能方法,放下任何人代替以撒的可能性。保羅講解亞伯拉罕此刻的信心是推至極限,「他所信的,是叫死人得生命、使無變為有的上帝。」(羅四17)

  重新上路,亞伯拉罕將獻祭的柴放在以撒身上,自己手拿着刀與火。(創二十二6-8)路上只有父子二人,以撒問父親:「燔祭的羔羊在哪裏?」亞伯拉罕回答:「上帝必親自預備。」在現代的電影製作中,也許安排這一幕的攝影鏡頭是從背後拍攝,在日落餘暉下,拖長了父子二人的影子,盡顯一幅父子情深的溫馨圖畫。在父子一問一答的前後,分別在(6節) 和(8節) 都出現了「於是二人同行」,成為前後的呼應。Q&A的內容無影響二人的相處,但Q&A的內容在實踐後,父子相處是否仍然一樣 ? 請拭目以待。以撒天真單純地信任父親,毫不懷疑地按照爸爸的指示,一起築好祭壇,放好柴枝,最後毫無心理準地被綁住放上祭壇,好像玩扮家家的遊戲。充滿好奇心的童子非常期待看見老父所講的「神必預備」,躺在祭壇上的他竟然是親眼看見老父高舉利刀要砍下來。從兒童心理角度,此刻電光火石的數秒,留在童子以撒的腦海和心靈,是不可磨滅的烙印。何以見得?

  在隨後的經文片段中推敲,(創二十二19)記載只有亞伯拉罕一個人回到僕人那裏去,死裏逃生的童子以撒在哪裏?下山的形單隻影,不再出現「於是二人同行」,與上山的溫馨圖畫成為強烈對比。從此再無老父與愛子的共聚,一家三口的溫馨圖畫再無出現。母親撒拉九十一歲生以撒,一百二十七歲死的時候以撒應該是三十六歲,但喪禮中只有亞伯拉罕哭喪。以撒四十歲與利百加的婚禮,是在母親撒拉的帳棚舉行,沒有亞伯拉罕的身影。在當時文化的紅白二事,是否只有配偶哭喪,兒子缺席?婚禮是否在母親的帳棚舉行,父親缺席呢?(創二十四62-67) 總結了婚姻對以撒的意義:不再童真的以撒是個寡言、喜愛在田間默想,並與慈母撒拉親密。經歷了喪母四年的孤單,利百加的來到,令他得了安慰。換言之,以撒與亞伯拉罕均失去至親,但父子二人無法彼此扶持,盡顯他與老父亞伯拉罕的關係非常疏離。

  愛子結婚的時候,亞伯拉罕一百四十歲,完成了心頭大事後再婚。當年妻子撒拉曾反問:「一百歲的人還能得孩子嗎?」超過一百四十歲再婚的亞伯拉罕,竟然能夠再生多六名兒子,再次有家庭溫暖三十五年。成就了上帝為他改名為亞伯拉罕的應許:「你的名不要再叫亞伯蘭,要叫亞伯拉罕,因為我已經立了你做多國的父。」(創十七5) 他不單是屬靈上和信心上的「多國之父」,也是肉體上和人種上的「多國之父」。以撒六十歲生孖仔以掃和雅各,一百六十歲的爺爺亞伯拉罕當然也期待男孫承受產業,但聖經無記載亞伯拉罕為兩名男孫在出生第八日行割禮,似乎這份雙重添丁之喜爺爺並無份。(創二十五5-6) 只記載「亞伯拉罕把自己一切所有的都給了以撒。亞伯拉罕把財物分給他庶出的眾子,在自己還活着的時候,就打發他們離開他的兒子以撒,往東方的地去。」這是亞伯拉罕為以撒所做最後的一件事。亞伯拉罕一百七十五歲離世,以撒終於再次出現,與以實瑪利將老父安葬於撒拉的墓地麥拉比洞,標誌信心之父走完當行的路。

  信心考驗

  宣教士的生活,是活生生的信心考驗。每一個決定,或多或少都會影響MK的成長。踏上宣教工場快二十年,我遇上了大兒子的抑鬱。在大學最後一年他選擇停學,一年後決定退學,無法在世界頂級學府取得學位。我難免不斷自省,在家庭教育上我犯了甚麼錯?在不斷禱告中蒙神赦免和醫治,同時也不斷思想上文有關亞伯拉罕與以撒的關係發展。MK是普通人,卻毫無選擇餘地跟隨父母走上信心的道路,正如以撒一樣。

  1) 作為宣媽憑信心跟隨上帝所賜的異象踏上宣教,當然最大心願是實踐大使命領人歸主,其次常在我心的,是為兒女的成長和發展作最好的安排。父母為上帝獻上一切,對子女會否產生負面影響 ? 可以肯定的是有正面的保養價值,因為箴言十四26節應許 : 「敬畏耶和華的,大有倚靠;他的兒女也有避難所。」縱然以撒與亞伯拉罕的關係大不如前,在婚後不育二十年才祈求神,但他的祈禱馬上蒙垂聽,而且是雙倍的蒙應允,妻子利伯加生孖仔。隨後在產業發展的困境中,以撒有父親的弱點以說謊自救,在兩次爭奪開井權後,認定是「耶和華給我寬闊之地」,為第二個井起名「利河伯」。當晚,以撒首次蒙神顯現,他也首次為上帝築壇敬拜。——不用擔心MK遇上打擊和波折,在人看來的絕境,正是他們與上帝相遇的時刻。當日大兒子在電話中含淚地說:「我若退學便失去一切,但我仍然有耶穌與阿媽!」我心痛他年多時間所忍受的抑鬱,但高興他的信心成長了,相比一切學位和學術成就更寶貴。落實地成為「神的孩子」,這是他在大學一年級所寫受洗見證的題目,我含淚地在電話中歡迎他回家,一年後我支持他退學。烹飪興趣幫他重拾自信,他漫漫重建自己的人生!MK的人生路要由他們自己決定,對上帝的信心無法由父母代勞。

  2) 亞伯拉罕自己一人返回到僕人那裏,然後回家。以撒與父親一起經歷「上帝必預備」,但他未必與父親有相同的領受,童子心靈所受的傷害與震盪,需要時間去淡化和治療。以撒被鬆綁放回地面,他有否與老父一起殺羊羔獻燔祭 ? 還是目定口呆地站在一旁甚至躲起來? 老父的信心考驗是在獻子下刀之前,童子的信心考驗是在獻子下刀之後,他如何消化老父的信心行動 ? 如何解讀老父的愛與爭扎 ? 明顯地上帝用羔羊代替自己作祭物,但以撒會否感受到被父親出賣了?亞伯拉罕獻愛子的信心隨即蒙神肯定,成為歷代的榜樣。以撒所承受的,似乎是理所當然,有誰肯定、跟進和輔導?——請給MK時間和空間做調整和選擇,尤其是踏入中學階段,或是他們有自決能力之時。我在兒子的小學生日派對安排布偶演譯福音故事,是派對的節目,亦是傳福音好機會。後來我被提醒,要尊重兒子的意願:他們是否準備好去傳福音?他們喜歡或同意在自己的生日派對中有福音信息嗎?MK需要父母主動聆聽和尊重。

  3) 要接受MK長大後是獨立個體,未必與父母有同一信仰,這是不爭的事實。MK不過是普通人,頭上無光環,體內無屬靈免疫力。我要放下為傳道人與宣教士的面子,有心理準備扶持兒子們面對失敗、甚至犯錯犯罪,與及可能的後果,因為他們面對的時代遠比我們所經歷的複雜與邪惡。MK更加未必有相同的傳福音熱誠,不要勉強他們子承父業。除了盡自己的能力、盡為父為母身教言教的責任、為子女的信仰恆切祈禱、代他們認罪(參伯一6)和守望之外,還可以在文化或環境容許下,給子女適當支持。正如亞伯拉罕為關係疏離的以撒娶妻,做最好的安排,而且臨死前為兒子以撒得以承受上帝應許,做最後安排,免除兄弟間爭家產的煩惱。

  4) 以撒結婚後,一百四十歲的亞伯拉罕再娶生子,繼續有自己的家庭溫暖。——MK長大後,父母要尋找自己的生活方式,過豐盛的餘生。MK獨立了,宣爸宣媽也要獨立,學習獨立於兒女的感情關係。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行動】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誰明宣子心】

【譯經隨筆】

【香港基督教醫療發展口述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