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遊(四):酒與教會


2896 期(2020 年 2 月 23 日)
◎ 旅遊世界基督教 ◎ 龔立人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到智利,不得不嘗她出產的紅酒和白酒。釀酒技術先從西班牙引入,後來法國人加入。智利出產的酒是世界第七,並在二零零六年東京品酒比賽中,獲得頭五名的四個位置。可想而知,智利出產的酒絕對可以媲美傳統釀酒大國(法國和意大利)。我不是好酒之人,也不太懂品酒,但我可以跟你們分享有關酒與教會的故事。

  天主教傳統視聖餐是耶穌真實的身體,所以,天主教不但對領受者有嚴格要求外,對聖餐的餅和酒也是如此。聖餐酒一定要天然釀成,從葡萄而來,純正和沒有變壞的,不可與其他物質結合。變酸的酒或成為醋是不可以接受。酒精濃度要維持在五至十八度之間。一般人認為聖餐酒一定是紅酒,只因它是耶穌的血,所以,紅酒就很自然。但天主教沒有這樣規定,即白酒也可以。至於米酒、梅酒和沒有酒精的葡萄汁就不合資格了。因聖餐酒有如此嚴格要求,提供聖餐者就要有專門店供應。

  另一不可不提就是在中古時期,修院是釀酒重要地方。一方面,教會需要酒作聖餐之用,以致修院專研釀酒技術、收藏方法、種植葡萄技術;另一方面,民間對酒有一定需要,以致修院出售的酒成為教會收入的一部分。民間對酒的需求與當時衞生和治療有關,即酒有消毒作用。在眾修院中,釀酒的表表者算是聖本篤修會。她不但在德國和法國擁有葡萄園,更後來發展成為釀酒生意。後因法國大革命緣故,修會的土地大量被沒收,以致修院與釀酒漸漸遠離。雖是如此,但修會在釀酒的角色沒有被遺忘。例如,法國盧瓦爾河谷(Loire Valley)葡萄園的主保是聖馬甸(St Martin)、法國漢斯葡萄園(Reims)的主保是聖雷米(St Remi)。此外,世界最有名的香檳以聖本篤Dom Pérignon修士命名。

  中國人說,借酒消愁時,教宗方濟卻說,「水是讓我們生存,但酒表達宴會的豐富和慶祝的歡樂。」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旅遊世界基督教】

【牧心世情】

【生命校園】

【畫出深情】

【譯經隨筆】

【閱讀馬拉松】

【香港基督教醫療發展口述歷史】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