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州街162號


2865 期(2019 年 7 月 21 日)
◎ 九龍半島賞教堂 ◎ 區伯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相對於密集的人口數目,香港的土地顯得十分珍貴,尤其在鬧市範圍。本於經濟效率的思維,政府的城市規畫也漸漸淡化,以至不再劃出「宗教用地」的類別。購地建堂,差不多變成香港教會的不可能方案。在大約二十年之前,數碼科技導致戲院業的營運環境改變,引發那個時期的一輪戲院結業潮。戲院的那個可容幾百人聚集的、符合公眾集會條例的放映大堂,成為教會的吸引和出路。

  學基浸信會(Heritage Baptist Church)的元州街基址,可說是這個現象的典型。堂會源起一九七一年,是「萬國宣道浸信會」(Association of Baptists for World Evangelism) 宣教士的傳道成果。堂會由開始就一直在成長,因此也一直面對場地不足,以至堂址常需搬遷的不穩定的難題。這項由增長引起的良性難題,直至二零零五年遷入現址才告一段落。

  戲院的原址,其實主要是放映大堂而已,因此購入結業的戲院之後,需要作很多改裝,甚至擴建,才符合教會的使用需要。學基浸信會小心謹慎地遵循相關的法例,申請擴建樓房以至房間;甚至在樓頂豎立十字架之前,先向區議會呈報,獲得同意,以策安全。

  難道教會被強要拆除十字架?是的,不要稀奇,就是在香港這事也時有所聞。自從在樓頂豎立十字架之後,學基浸信會就承受街對面的大廈業主法團的抗議、反對。雖然經過教會的多番探訪和解釋,對方都不接受。十多年來,對面大廈一直豎着兩幅抗議標語。(要是在鄉郊,很可能就要屈於地方勢力,將突出的十字架改為貼附牆壁了!)

  學基浸信會所屬的「萬國宣道浸信會」,本質是差會,「萬國宣道」的意思即是「普世宣教」。差會由一名美國浸信宗宣教士於一九二七年創立,因此組織及所建立的堂會都帶着「浸信會」(Baptists)這詞,突顯其信仰淵源。「萬國宣道浸信會」由一九五一年開始在香港工作,至一九六六年更成立了發展至今,位於沙田的「中國浸信會神學院」(China Baptist theological College)。

  區伯平(撰述,繪圖及拍攝)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E療行傳】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誰明宣子心】

【譯經隨筆】

【阡陌上的邂逅】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