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黑即白


2861 期(2019 年 6 月 23 日)
◎ 牧心世情 ◎ 陸輝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邏輯思維中有一種謬誤,名為「非黑即白」,一般也可稱為「非此即彼」。錯誤在於黑色白色之間還有不同程度的灰色,而顏色中除了黑色白色之外,還有不同的顏色,例如彩虹。

  現實生活中,最常見的事例是就某一事件,別人期望你表示你的立場:一是表示支持,否則(該立場以外的立場)視你為反對(至少在心態上)。合符邏輯的思維應該是:一是支持,一是不支持(支持以外的所有其他立場),即在黑白之間接納有不同程度的灰色。

  法利賽人曾經質問耶穌:「納稅給該撒,可以不可以」。耶穌的回答不是非此即彼,可以或不可以。這種問題屬於希臘哲學詭辯法之一,名為「兩難式問題」paradoxical question。耶穌若回答可以,法利賽人便以信仰的角度指責耶穌降服羅馬人不順服上帝。耶穌若回答不可以,法利賽人便可在官府前控訴耶穌不服從政府,因此耶穌無論回答可以不可以,都會跌落陷阱。然而耶穌的回答是「該撒的物當歸給該撒,上帝的物當歸給上帝」。在可以或不可以間,提出了另類的答案,而此另類選擇化解了「兩難式問題」的陷阱。

  約翰福音記載耶穌曾說:「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八32)。耶穌是真理,門徒需要曉得真理,求真是我們今天生活的要素。彼拉多在審問耶穌時,也曾問過「真理是甚麼呢」(約十八22),然而他曉得耶穌沒有犯罪,但也不擬追尋耶穌所說的真理,因此問完問題後便沒再跟進。反而約翰跟進了,描述耶穌的受死復活,便是真理。

  與真理相反的,是「作見證」,是摩西領受十條誡命中的第九條。有意無意間傳遞虛假信息,或傳播謊言,是典型例子。

  獨立思考、求真除假、從不同觀點中了解及比較,可以幫助我們做個傳揚真理可信可靠的人。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E療行傳】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廣蔭頤養】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淨山清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