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60-99


2837 期(2019 年 1 月 6 日)
◎ 九龍半島賞教堂 ◎ 區伯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中華帝國滿清皇朝日漸積弱,無力抵抗外來衝擊。一八四一年初英國在戰事中佔治香港島;一八六零年秋在連串戰事之後,再佔治一直覬覦的九龍半島南端。那條分割九龍半島的界線後來建成「界限街」,英文名稱 Boundary Street 就是「邊界」的意思。後來英國又強租九龍半島北部至深圳河之間的地帶,並在一八九九年春接管;於是九龍半島南部和北部重新融合發展。

  九龍半島面積細小,英國佔治是為了控制海港,鞏衞香港島上的維多利亞城。起初軍部強力管制這片土地,嚴限發展;經過三十年才開放給民間建設。九龍半島被英國佔治四分一世紀之後,才開始有教堂建設。

  九龍半島中央是山丘,主要分佈於京士柏至何文田、馬頭圍一帶。山丘分隔了半島東邊及西邊兩側的沿海低地。西邊就是「油尖旺」地區,這邊的水域是船隻在海港的主要停泊區,岸上位置面向維多利亞城,並且具有較多低地。因此九龍半島西邊較早發展成商業及住宅區,也較早建有教堂。

  隨着城市擴張,九龍半島東邊的低地及中央的山丘亦逐漸開發,人口聚居;於是陸續建立起教堂。舊日九龍市區範圍像一個倒置的三角形:北邊以獅子山等一列山丘為界,西邊盡處是荔枝角,東邊盡處是牛池灣,南邊尖端是尖沙嘴。牛池灣至牛頭角、官塘、油塘一帶,原本是九龍半島市區的近郊。這裏直到上世紀中期才開始發展,成為現時的「新東九龍」。因此這地帶的教堂歷史較短。

  尖沙嘴是九龍半島最接近香港島維多利亞城的地點,是九龍市區建設的起點。本欄規劃一條路線,由尖沙嘴起步,先走過半島西邊,然後繞到中央的山丘,再走過半島東邊;途經五十座具有地標作用的教堂,及若干教會機構。也許步程不易,當思教會在香港走過一百七十多年,走來更不易。大家不妨隨意分小段走走,點滴可見前賢的信靠,點滴可感上主在恩佑。

  區伯平 (撰述、繪圖及拍攝)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特稿】

【E療行傳】

【《和合本》聖經百週年紀念系列】

【九龍半島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淨山清泉】

【深入以色列】

【牧心世情】

【畫出深情】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