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提「對話」


2836 期(2018 年 12 月 30 日)
◎ 信.道.靈.心 ◎ 陳錦權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在不知不覺,「信·道·靈·心」在這裏與讀者相遇了兩個半年頭,首先要多謝《基督教週報》讓我們這羣來自不同範疇的信仰追尋者,有機會在這裏發表我們對信仰和基督徒生活相關議題的觀點。最初我們只是發表各人的一些專業見解。過了半年之後,我們嘗試採用另一種形式,定立了一系列大家關注的題目,以各個科目的不同立場,加上作者本身的體驗,在這專欄中彼此對話。

  這個專欄最初的構思,是想在道風山上建構一個信仰、靈性、心理與輔導彼此對話(dialogue)的平台。這種對話平台是有需要的,其中之一個原因是這幾個範疇均直接對着人、或是人的心靈。不同的範疇只是代表了不同的角度,彼此之間的對話可以讓我們與讀者對人有更全面的認識,亦盼望能藉交流產生新的火花與洞見。

  第二個原因是心理學與輔導已經靜悄悄地滲入在信仰與基督徒世界的每個環節中。個人成長、教牧輔導、靈修指導、分齡崇拜、人際關係、教會領袖、衝突處理、靈性發展……等等,許多今時今日在教會圈子中經常掛在口邊的課題,中間都直接或間接涉及心理學的元素。有時是心理學成為一種工具,讓我們使用;有時它變身成主導思想,帶着教會走;有時它質疑或挑戰信仰中的訊息,為我們的信仰提供另類解釋,甚至取代了我們的信念。這些情況我們不要等閒視之。我們既要使用,但小心不要被取代。當中應如何拿捏,我們需要很多對話探索,這是以往我們嘗試去做的。

  我們試過處理不同類型的題目,有人與自己(內心、過去、前瞻……)的、有人際的、有人與教會的、有人與社會的、有人與信仰(上帝)的。由於篇幅所限,很多時候我們都只可以涉及到題目中的一個部分,有時未免不夠深入。我們期盼,這種對話可以在不久的將來,能以另一個形式,再與有興趣這等對話的讀者見面。

  個人在此感謝許德謙博士和莫鉅章傳道,他們與小弟自始至終都在這專欄中撰寫文章。(無獨有偶我們三人分別均離開了原先的事奉場所,到新的崗位中繼續服侍。)亦要多謝劉文亮博士、周立群博士、黃佩芳博士、林雪文博士和張穎思博士,他們均在專欄的不同階段中曾經參與,令專欄生色不少。

  盼望日後有其他機會與眾讀者再次交流,謹祝大家在新的一年事主得力,多蒙主恩。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四環九約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畫出深情】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