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話別的時候


2836 期(2018 年 12 月 30 日)
◎ 生命同行札記 ◎ 區在國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親愛的讀者:

  平安!

  過去二十多年,能夠有機會與不同教會的年輕弟兄姊妹相交同行,實在是恩典。將與他們面談、電郵及手機短訊交流的信息,修改為一頁頁的同行札記,並以短箋的方式行文,是三年前一道閃光,在與週報同工商談新專欄安排的時候,建議得蒙收納,就開始了這個欄目。

  起初,本來打算撰寫一年,續期又續期之後,數算一下,原來這個專欄已經有兩年半的日子。人生總有話別的時候,這將會是最後一期。

  為了保護筆下的年輕人,專欄裏的受信人的名字都是化名。札記所提及的事跡、場景和時空,都經過過濾與重組,當中的角色亦刻意處理過,務求不易於直接聯想到是誰人,我甚至多次把兩位年輕人,融合為一個角色,除了出於保護的動機,也着實豐富了整個寫作過程。

  怎麼說呢?這個專欄所寫的都是有愛有淚的真實故事,是我與年輕人同行的紀事,卻又包含了些許創作的成分,然而,每一個角色,都有他的真實原型,這樣看來,每一篇札記其實都改篇自真人真事,記載着真情真愛。

  信函中提及過的方婷,我與太太和她走過喪父之路,那實在很不容易;想不到去年春季,當我父親被主接去,卻是方婷與志恆等好幾位年輕人的關心慰問,給我很大的幫助,他們的名字都是化名,但事情的經過都是真實的,那份真心情意,也時常感動着我。

  札記中最常出現的子頌,是三個年輕人的化身,包括我自己的原屬教會和其他教會的兩位弟兄,我與其中一位有如師徒的情分,與另外兩位也是談得來的朋友。把他們融合為一個角色,原本是為了寫作的方便,可以藉着與子頌的交流,涉及較廣泛的話題,可省卻人物和背景的交代,兩年半下來,這個創作出來的子頌,成為我心靈相通的好友,當我在現場服侍年輕人的時候,偶爾也會想起,若果是子頌,他的反應會是怎樣?這有若創作小說角色的經歷,平添寫作的樂趣。

  親愛的讀者,還有方婷、志恆、子頌……是話別的時候了,然而,與人同行的信仰旅程一定會繼續下去,直至因為人生階段和身體老化的限制,不得不日漸減少的那一天到臨。

  以生命陶造生命!

  區在國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四環九約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畫出深情】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