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管教


2786 期(2018 年 1 月 14 日)
◎ 家庭牧養 ◎ 簡雷瑞怡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兒子非常熱愛玩電子遊戲機,為了給予適當的限制,父母跟他達成協議,逢禮拜六、日可以打機兩小時,如果違規,下一次的打機將會被取消。一個禮拜六的晚上,兒子玩了兩小時,仍未停止。

  父母:「兩小時已到了,是時候停止了。」

  兒子(緊張地):「唷,現在很緊張,不要騷擾我。」

  父母:「對不起,時間夠了,明天再玩喇!」

  兒子(焦急地):「不能停啊!停了會輸掉的。」

  父母(堅定而溫和地):「現在需要停止了。」

  看見兒子沒有反應,繼續打機,父母靠近兒子身旁

  ,說:「要停了,否則明天的時間便會被取消。」

  兒子看見父母的堅持,況且協議在先,雖然萬分不願意,也惟有很無奈地停了下來。

  父母看見兒子那失望和不開心的樣子,真的很想多給他一點時間,但亦知道這做法只會令事情沒完沒了,因為就算再給他多一小時,一小時之後,他也會同樣地面對失望和不開心。況且,之前協議的意義也就蕩然無存了。

  給予孩子合理的限制,旨在培養他們自制自律的精神,和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行為被限制,一般都不會是愉快的,重點是如何讓孩子感到限制是合情合理,實施的時候,縱然不願意,也知道需要服從。

  首先,孩子逐漸長大,喜歡有自己的想法和選擇權,父母可以透過討論,與孩子一起商討打機的時間安排。比方說,經商討後,兒子同意禮拜六、日打機兩小時,若然違規,下次的打機時間將會被取消。商討的重要性在於孩子的參與,讓他感到他的需要和想法是被尊重的。這樣,他對於自己的承諾,也會比較願意遵守。

  協議達成後,需要跟進和執行。過程中,父母的態度和處理方法起着關鍵作用。孩子的不合作是意料中事,他們會試圖挑戰父母的底線,或是挑戰父母的權威。所以,父母需要避免墮入權力鬥爭的局面,過程中保持心平氣和,避免負面的言詞。

  「看你,打機已經打了兩個小時,還說要繼續?你看你的眼睛也紅了,還不停下來,你是否想變大近視?為你好,你總是不聽。」

  「你發甚麼脾氣?不是說兩小時嗎?讀書溫習又不見你這麼緊張,你再是這樣的態度,以後都不要玩了!」

  這些說話對處理的過程只會火上加油,容易撩起孩子的負面情緒,以至本來已經感覺沒趣的他,徒添對父母的不滿和不甘心的情緒。這樣不但未能讓孩子真正學習到自制自律,反會對親子關係帶來負面的影響。

  反觀以上的例子,父母採取了堅定而溫和的態度,過程中,避免長篇大論的教訓,只是以肯定的語調,重申之前的協議,和違反的後果,沒有責備,沒有批評,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和父母要求的合理性。縱然千萬個不願意,也知道要遵守協議,不能反悔。

  受管教的,當時未必感覺愉快,但經練過後,卻能結出好果子。(參:來十二11)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四環九約賞教堂】

【城市心靈】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