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思「電競」牧養利弊
 進入文化與青年建立關係


2786 期(2018 年 1 月 14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近日有機構主辦教會青年電競大賽,引起教內對電競牧養的討論。明光社及Jesus Online於十二月二十八日舉行「電競牧養教牧研討會 Part II」,從電競業生態以及牧養角度進行反思。

 

  明白環境 創意進入文化

  中國基督教播道會得勝堂堂主任莫樹堅牧師從過去牧養黑社會經驗,分享創意牧養。他認為新模式必須要在動態文化中摸索出來,因着青年文化不斷動態改變,過去對年輕人有效的福音模式,例如天台學校和青年中心等已過時,變得無效。「教會對年輕人束手無策並非二十一世紀的問題,從前亦是。」他相信要抓住年輕人感興趣的事,電競牧養可以成為今日的福音橋梁。

  他不諱言,宣教事工最大困難是教會人事的阻攔,牧養黑社會多年,莫牧師面對過種種批評和指摘,他鼓勵心裏有感動以電競作服侍的人,要有勇氣和信心作這場實驗。他又提醒準備參與創意宣教的牧者,要先從神學導向建立正確方向,尋找堂會獨特的角色,並排列事工的優先次序撥放資源,最後要明白環境,創意進入文化,他舉例得勝堂舉辦春茗,源於明白黑社會辦花炮會的飲宴文化。

 

  認識電競 迎向明日牧養

  中國神學研究院神學科副教授、明光社董事雷競業牧師直言,教會自古以來都使用新媒介傳福音,包括耶穌年代使用一卷卷書卷,但新約卻以一頁頁寫成。他剖析電競業的特質和影響時提到,電競業基於經濟角度,設計上令人產生歸屬感,容易使人上癮,甚至會影響社交能力和專注力等,但教會不能回到昨天,需要迎向明天的牧養。

  「牧養是建立健康的人性,可是教會過去太強調律法,事事『靠嚇』。」雷牧師認為牧養是關乎人際關係及個人喜好發展,教會不需要視電競為洪水猛獸,反之應該藉機培育青少年認識電競世界的背後運作和危險,成為電競的主人而非奴僕,同時建立共人性(co-humanity),讓他們享受人與人相處的喜樂,從中建立自信。

 

  避免發展 專注長尾事工

  宣道出版社王礽福社長引述數據指,目前全球約有三億人對電競感興趣,預計至二零二零年會增至近五億人;而且電競利潤不斷攀升,二零一六年營收近五億美元,預計二零二零年可達一百五十億美元,已有很多年輕人靠電競來賺錢;電競已通過納入二零二二年杭州亞運,同時正在爭取二零二四年成為奧運比賽項目。

  他以「盜亦有道」的故事指出,所有事都可與美善的原理暗合,卻無法扭轉事件本質的好壞,籲牧者先思考電競的本質,更笑言以電競牧養的邏輯而言,教會同樣地可結合金齡牧養,推動「打麻雀牧養」、舉辦基督徒麻雀大賽等。他續羅列電競對人的影響,如會破壞兒童的伏隔核、無法連接到真實世界、容易上癮等問題。

  他認為教會不應鼓勵其他人成為玩家,及不應向兒童推行電競牧養,但可集中牧養現有玩家,同時考慮到教會資源有限,他相信電競牧養未必是最優先的事工。「電競牧養或許可以吸引很多人前來,但是否留得住呢?他們因着電競因素而返教會,對教會的期望又會是怎樣?」王社長認為電競無疑是一個橋梁,但近年教會青少年流失嚴重的問題不會因而解決。他最後提醒教會不要着重「發展」,避免將電競牧養愈搞愈大,反應推行更多「長尾事工」,建立更深關係。

  其後大會播放神召會西環堂堂主任鍾樹森牧師的錄影訪問,他有多年玩電競的經驗,但提醒「教會始終不是機舖」,電競只是教會借力接觸人的方法。他認為教內對此議題有不同意見,牧者在堂會推行時需要一定時間和耐性,與牧師及領袖商討。在問答環節時,有傳道人計畫購置遊戲機以聚集青少年,亦有輔導員正接觸想戒掉沈迷遊戲的年輕人,更有家長哭訴兒子沈迷問題,擔憂教會難以控制年輕人「適可而止」。王礽福社長認為需要誠實面對電競讓人上癮的問題,在牧養時應設有其他配套幫助年輕人;莫樹堅牧師亦回應,教會一方面牧養年輕人,另一方面需要牧養父母,使他們能在家中牧養年輕人,他強調電競只是平台,堂會應自行考慮使用與否。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四環九約賞教堂】

【城市心靈】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