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黃金歲月——專訪余慧根牧師


2781 期(2017 年 12 月 10 日)
◎ 教會觸覺 ◎ 本刊記者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七十年代學生福音運動之興旺,要追溯至中國內地會宣教士艾得理牧師(David Adeny)於一九三四年來華河南開荒,並於五七年在香港、台灣及新加坡積極推動學生福音運動,加上當時如滕近輝、趙君影等大量年輕信徒在外留學,受當地學生運動影響,回流時加促香港學生福音運動的發展,「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FES)」於一九六零年正式成立。

  余慧根牧師(根叔)畢生深受學生福音運動影響,初中時首次參加中學生基督徒團契(ISCF)退修會,到後來修讀大專加入學園團契(ICCF,現稱「香港專上學生福音團契」),自此活躍於推動學生福音運動,後任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幹事、代總幹事及總幹事職務,直至八八年被機構支持到香港教會更新運動繼續服侍。

  他坦言,五、六十年代香港教會缺乏牧者,傳道人一般也只是中學畢業就修讀神學,反之學生團契由各大學的天之驕子組成,雖然五十年代沒有具體組織,只有月禱會,但透過彼此牧養,他得到教會以外的餵養和支持,且藉此回饋教會,十八歲時已成為教會執事。他深感學生福音工作只是教會一部分,彼此互為影響,相輔相成。

  余牧師憶說,當時的學生福音工作非常策略性,以學生為主導,着重裝備,分區化推動學生自己傳福音,而約同學「食飯飲茶」就是當時最常用的方法。除了將福音帶入家庭、職場,甚至政界外,有不少畢業生刻意選擇到學校任教,決意以生命影響下一代。五十年代初期的學生福音團契只接觸到四、五十間學校;直至六十年代初私校湧現,畢業生滲透到不同學校裏,甚至有些自願放棄名校的聘請,以一半薪金到私立學校任教,這種滲透式的福音策略,致使七十年代的年度大團聚有逾千人,接觸面達全港一半學校。

  六、七十年代學生福音運動發展蓬勃,如雨後春筍,更有大羣骨幹成員成為後來教會機構的中流砥柱。根叔說,學生福音運動追求靈性與學術並行,不時探討家庭、工作、社會等議題,反思信徒如何可以影響社會,也會就社會場境的挑戰作出回應。例如當年面對着自由主義的衝擊,他們會檢視信仰,既查考不同版本的摩西五經,又閱讀John Stott、Paul Little等神學家關於聖經和基要信仰確立的書籍,建構合情合理的信仰。

  當時大專界深受七四年洛桑會議論及傳福音與社會關懷之關係,學生團契在社會中走得更前,例如金禧事件,團契介入兩方之間作橋梁,由當時的代總幹事錢北斗先生帶領學生參與其中,同時不斷作反省;到後來面對九七問題,迫在眉睫,邊反思邊推行教會更新運動,又參與撰寫《信念書》等。憶昔撫今,余牧師嘆息今日教育商業化,令老師失去空間牧養學生,但他相信不同時代各有挑戰,要活出信望愛,進行信仰反省最為重要,教會需要有眼光和異象,不斷更新,才能牧養新一代。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