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期講壇事奉研習
 將於明年一月展開


2773 期(2017 年 10 月 15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豐收慈善基金已於十月八日合辦「從無到豐盛。由家至國度」研討會,專題論壇以「服侍貧窮人之經驗傳承」為題,並設住屋、後現代社區關懷、教會及專業人士四個分題,結連合作伙伴分享立會三十年來服侍貧窮人的經驗,有四百人出席。

  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及豐收慈善基金賴淑芬總幹事分享,可以透過人的理性服侍貧窮人,但讓上帝參與可以令人們經歷祂的奇妙。該基金多年前在上帝帶領下遠赴泉州服侍流浪兒童,幾年前有同工得到感動,要為流浪兒童取得戶籍,她笑指曾在網上搜尋如何聯絡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不果,最終祈禱等候。不久後,溫家寶公開表示關注流浪兒童問題,引來各界關注終批出集體戶口,當其時不少官員都嘖嘖稱奇來請教機構。她直言,如果不與上帝去做扶貧工作,經歷的是半斤八兩;但與上帝一同去做扶貧工作,經歷的將是眼未曾見,耳未曾聽。

  香港伯特利教會慈光堂楊訓偉牧師與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合作已久,他認為教會與協會的角色相輔相成:「協會雖然有聚會,但並不是教會,教會可以讓無家者受浸,給予他們名份,有地上的家。」他亦從中見證無家者的生命轉變,由因吸毒撐着兩枝枴杖,到站起來與家人復和,成家立室,站在台上分享見證,最後甚至笑對末期癌症,對信仰堅持到底。

  「從一個個空洞眼神,到看見他們知道自己的身分是神的兒女時,眼神不再一樣。」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何偉圻先生參與服侍無家者多年,他認為身分、親密感和勤奮成功感是最能為無家者帶來治療和改變,所以近年協會以發展為本,透過賦權無家者,幫助他們重尋來自自身的改變力量,例如有無家者完成十公里馬拉松後自行決定戒煙。

  好鄰舍北區教會陳凱興傳道則分享在社會發出信仰聲音的經歷,三年前他與一眾弟兄姊妹一同思考如何讓社區改變,還基層光明,他曾到立法會從聖經角度講論有關標準工時及回收業問題,又印刷滲入信仰的地區刊物《北區小節》作公眾教育。他續說,早前八號風球,有信徒凌晨接載上水無家者到粉嶺避風中心,無家者表示睡在街頭已兩三年,第一次兩腳可以伸直睡覺,未來他們計畫開辦茶居,提供暫住及義務補習等服務,「我們希望香港貧窮人生活得有尊嚴。」

  教會合作展關懷 牧者先身體力行

  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成立三十年,現與二十三間不同規模的教會合作展關懷。荃盛浸信會教會徐志強傳道分享近年與信徒組成小隊,落區關懷無家者,並由協會作後援。他認為教會關懷無家者時,不須強調邀請他們返教會,說:「教會的設定未必切合他們需要,最重要是帶到愛給他們。」他舉例,有些教會不接受穿拖鞋參與聚會,而無家者亦未必感到自在。

  循理會恩成堂教會陳鳳雲牧師分享,其教會在深水埗區多年,過往一直沒有具體計畫及系統工作,只有節期工作,反倒是信徒由上而下推動關懷無家者。她指有弟兄姊妹參加工業福音團契的活動後,深感社區需要,回到教會積極推動;去年遇上寒冷天氣,有青年團契自發送暖行動,參考協會意見幫助區內無家者,漸漸演變成恆常出隊,關懷無家者及基層家庭,「面對社會種種問題,我們其實愛莫能助,但牧者身體力行很重要。」

  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恩福堂張振峰傳道與協會合作七年,該堂近年推行義工深化計畫,要求弟兄姊妹委身,每年探訪同一街坊六次,又邀請協會同工在主日學中教導如何關懷貧窮人,甚至組織隊伍協助街坊維修家電,及開辦補習班幫助綜援家庭。去年堂會首次開設避寒中心,提供熱食、睡墊及睡袋,「開辦避寒中心並不容易,最後由協會同工帶隊邀請可以自理的無家者前來。始終有一定限制,例如我們未有能力接待無法自理或有精神問題的無家者。」協會同工亦透露,透過教會與機構的合作,有信徒正籌組滅蟲社企,聘請無家者處理滅蟲工作。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特稿】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廣蔭頤養】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