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牆的勇氣


2716 期(2016 年 9 月 11 日)
◎ 牧心世情 ◎ 羅杰才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立法會選舉結束,新舊議員立刻就登船啟航了。他們如何在議事堂把持政事,將會影響香港這汪洋中的一條船,能否乘風破浪,越礁渡洋。

  今日香港的政治,最令人擔心的是愈來愈趨向「是非未分、立場先行」的對立。溫和的、中立的,理性的,往往會被標籤為「騎牆派」。不知從何時開始,「騎牆」被描繪為看風駛舵的牆頭草,沒有原則的搖擺分子。在標籤效應之下,不少中間的、溫和的、持平的、理性的都因為「騎牆」的帽子不受歡迎而不願發聲。

  閒來翻舊書,在黃仁宇《大歷史不會萎縮》看到一段對騎牆的描述,得了一點啟發,也對今日的政局有點感觸。黃仁宇說,他不認為鄧小平是「獨裁者」,並且以「騎牆者」(Trimmer)來形容他。因為鄧小平在風雲多變的中國政治深洋,獨裁並不能成功,騎牆才可以勝利。

  他援引英國十七世紀末一位大政治家薩威爾(George Savile),在歷史上他被稱為“The Great Trimmer” 有些字典翻譯為「偉大的騎牆者」。但薩威爾沒有認為“Trimmer” 這個字不好,他自己也寫了一本“The Character of a Trimmer”(一個騎牆人物的品格)。

  黃仁宇指“Trimmer” 在英文裏不是一個壞字眼,這字應該譯成「平衡者」。他說,如果船頭向右傾,平衡者就靠左;如果船頭向左傾,平衡者就靠右,以維持船的平衡。現在飛機上的裝貨人員負責保持兩邊平衡的也叫稱為“Trimmer”。一意之轉,竟是好壞兩端。

  政治人物不論是官員或是議員,如果不懂得,或是不敢做“Trimmer” (騎牆者 / 平衡者) ,必然會導致社會失衡。至於教會、家庭、學校,受多元文化與價值觀的衝擊,因此同樣需要騎牆者。耶穌說,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豈不是叫我們不要側於一端。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一起走過從前】

【信仰重尋】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