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行蹤話航海


2707 期(2016 年 7 月 10 日)
◎ 教會之聲 ◎ 區伯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航海主日

  在六百多年以前的中華帝國明朝之初,鄭和於當年七月十一日首次出發,開創世界歷史上空前絕後的「七下西洋」航海活動。當中國響應聯合國「國際海事組織」的議案,訂立本土的海事節日,自然選用七月十一日作為「中國航海日」。

  香港以「港」為名,擁有世界級的優秀海港,是城市崛起的重要因素。其實人口愈來愈少的「水上人」,很可能是本土的「原住民」。在四十多年之前尚未建有過海隧道的時代,「油麻地小輪」曾經是全球擁有最大船隊,載客量最多的渡輪公司。葵涌貨櫃碼頭亦曾經連續二十多年高踞世界運貨量榜首。一間規模不小的「海事博物館」,立於市中心中環海濱。……

  香港市民對於海運交通大概不會陌生。不過很多人對航海的了解,依然停留於小說情節的片面印象;尤其遠洋航運,要不盡是負面的猜疑,就是海員浪跡天涯的浪漫飄逸。常見的感覺包括「水手」的工作凶險、艱辛、苦悶;水手的品格狠鬥、放蕩、無根;水手的生活滿是歷奇、怪遇、淘寶。

  原來遠至一千三百年以前的唐朝時代,已經有阿拉伯商人從海路來到中華帝國,由福建及廣東運出瓷器產品,行銷往印度洋沿海地帶。那時香港很可能是中國沿海航線的重要中途站,促進了「屯門」的開發。若由本地項目轉而宏觀,歐洲在六百年之前掀起了航海年代,引至「地理大發現」;既觸發了殖民擴張活動,也促進了過去二百年來的宣教行動,使天國福音日漸傳遍世界。可知海事發展一直與世界歷史息息相關。

  當航海年代之初,相關的複雜知識仍然十分有限。船舶機械、導航器材、天氣預測、波濤流向;海員訓練、船程食用、異地疾病、岸上聯繫;……。這些數不完的課題,一直都在一邊做才一邊摸索。那時的航海生涯,近乎天天冒死。航海成為基督教會的課題,起初是出於關懷海員;讓他們在主裏得着平安。

  現時的航海生涯已經大大進步,遠勝當初。隨着海事活動、技術與制度的改變,海員的角色和生活也在轉變中。香港大多數華人堂會並無關懷海員的傳統,也許他們的人數相對確是低微。然而近二十年來冒起的郵輪度假潮流,發展勢頭愈演愈烈。政府發展旅遊業,早已在舊機場跑道的尖端建設郵輪碼頭。郵輪其實是一座附有大型商場的移動酒店,在郵輪上工作的人,大多數再不是傳統的海員了。他們停留香港的時間不長,甚至未有機會上岸走走。可是這人數不少的「船上從業員」,到底是飄泊離家的人。教會有些甚麼可以想想嗎?

  再由本地項目轉而宏觀,也許我們不很清晰近年的「南中國海」風雲,卻不要停於無知。更看「一帶一路」中的「一路」,指的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正是鄭和在六百年之前走過的航線。航海帶來各式各樣機會;歷史先例展示,航海於教會是天國福音的傳揚。

  區伯平(宣道會香港區聯會義務牧顧長)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特稿】

【一起走過從前】

【信仰重尋】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