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過濾鏡


2672 期(2015 年 11 月 8 日)
◎ 教會觸覺 ◎ 范晉豪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廣告推廣乃傳播媒體活動的一部分。媒體總是反映着它所身處的社會本身的形態與價值觀。如此,談論廣告,就是談論這城市對個人的追求與慾望、社會的認同期望之間的集體想象。然而,廣告總是從放大鏡的角度,把個別人士的喜好看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必需品,將只有極小用處的小點子,放大成為救世神物一般。誇張失實成了廣告的代名詞。

  廣告現象在今日社會有另一個特色,就是它無處不在。大凡報章、雜誌、電視、港鐵站、建築物、甚至網絡地界,不同類型的廣告無孔不入,刺激信徒的眼目,不斷鼓勵信徒縱容購買不同產品的慾望。人性是軟弱的,在無數糖衣包裹下的炮彈轟炸,一方面,信徒的意志力難免動搖,另一方面,信徒的購買力卻能愈戰愈勇,愈級挑戰。結果萬般帶不走,惟有卡數隨身的悲劇,我們屢見不鮮。

  廣告的存在在這賴消費為生的社會是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我們作為信徒,有必要深思這現象所帶來的信仰問題。無孔不入地鼓吹購物的廣告不單要銷售物品,他最要緊的是要銷售形象與生活態度;他們仿如拜物傳教士,熱心地傳教,務求所有消費者也信奉消費信仰,願意以擁有多少物質來衡量人生的成敗得失,物化自己,物化他人,讓上帝所創造,本來滿有生命力的眾生靈,淪為可被消費的物品。上世紀宗教哲學大家馬丁布伯(Martin Buber, 1878-1965 )在名著《我與你》(I and Thou)也提及過一種我-它(I-it) 的物化關係。在廣告消費大行其道的今天,我認為信徒值得一讀再讀。

  另外,廣告推廣容易鼓勵貪慾,保羅在腓立比書教導的知足人生祕笈,信徒大都把它拋到九霄雲外,當人放大了購物與擁有的快感,人容易忘記了存在最根本的意義。貪慾有如一個愚昧人在海裏游泳,渴了便大囗大口的飲那海上的鹹水,愈飲愈渴,但又愈渴愈飲,漸漸他已忘記了回頭是岸,不知不覺間已葬身欲望的海洋,這是讓貪慾肆無忌憚地佔據我們心靈的結果。

  還有,一些廣告,特別是財務信貸的廣告,往往描繪出一副美麗自在的購物童話故事。主角本來愉快無節制地瘋狂購物,但由於先用未來錢,債臺高築,未能買過痛快,幸好一些美女壯男尤如童話故事中的仙子突然出現,打救購物狂主角,債務重組後,主角又可以快快樂樂地瘋狂購物了。這種鼓吹即時享受,不用負責任的廣告背後反映的信仰,可說是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 1906-1945)批判的廉價救恩(Cheap Grace) 的現代生活版。讓我們學會過濾廣告的毒素,學會品味上帝所賦予形態與物質以外,更崇高的追求。

  范晋豪(香港聖公會諸聖座堂座堂牧師)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一起走過從前】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行動】

【爸爸劉言】

【牧心世情】

【經典看人生】

【親密關係】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