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化城市:從惜食做起
 藉飯盒傳福音予貧窮人


2662 期(2015 年 8 月 30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香港雖為發達城市,但本港長者卻是全球發達國家中最為貧窮,其中有三分之一得不到基本的營養需要,更有超過22%香港兒童活在貧窮家庭中,難得溫飽。另一邊廂,香港每天棄置超過三千六百噸食物。二零一一年「惜食堂」成立,展開首個食物回收及援助計畫,計畫與配合不少教會機構的事工,藉飯盒傳揚福音予貧窮人,至今已有六千人受惠。由柏祺城市轉化中心主辦,教會關懷貧窮網絡協辦之城市轉化研討會系列「轉化城市:從惜食做起」已於八月十九日舉行。

  「惜食堂」創辦人董愛麗女士分享,在二零零九年一個崇拜中聽到陳念聰醫生的分享,令她得到關顧貧窮人的領受,及後看到朋友拍攝在中環拾紙皮維生的長者照片,終在二零零一年成立「惜食堂」。她首先找到一間酒店願意供應剩食,能夠製作二十個飯盒,但很快便供不應求。她自愧對飲食、慈善等一概不曉,但在其中經歷許多神蹟,例如有熱心人捐贈五千呎廚房,令「惜食堂」在短短幾年間由每日製作二十個飯盒,到六千個飯盒。

  「很多人認為酒店自助餐的剩食有很多,但事實上我們看不見的食物浪費更多,有三分之一食物在食用前已被棄掉,份量足夠八億零五百萬人食用。」董愛麗說,食物食用前被棄掉的原因林林總總,包括雞翼尺寸大小不一、表層殘留細毛等,都因而成為惜食堂的食物來源。因食物來源不是一等貨色,故他們尤其着重食物安全,每日均經過實驗檢測,也定期找專業人士檢查廚房衞生,「因我們知道只要出錯一天,第二天就有六千個長者無飯吃」。

  董愛麗認為要減低剩食,教育是不可或缺,她慨嘆,「現在的小朋友再沒有『粒粒皆辛苦』的概念,一班四十個學生,有一半學生吃剩半盒飯,有些學生連飯盒都不吃,書包裏的零食已夠吃飽他們。」因此,惜食堂設立團隊到學校分享,以布偶、卡通片等形式教導學生珍惜食物。

  惜食堂近日開辦中心,親身了解長者的需要,調適飯盒的味道,她說:「我們要求每盒飯都不能有汁漏出,因為除了肚腹的溫飽,我們更希望透過飯盒傳遞關愛給長者。」惜食堂與逾百間機構合作,有一半為教會機構,董愛麗分享開辦惜食堂的最終目的是透過飯盒傳福音,他們專注做好飯盒後,讓教會機構專注關顧人、傳福音的行動。

  供應免費飯盒 配套區內服務

  循道衞理觀塘社會服務處為惜食堂其中一個合作機構,該處總幹事楊綺貞女士分享觀塘區貧窮人口有十六萬五千人,是全港最高,長者及兒童的貧窮率均高於全港整體水平。她說:「我們從惜食堂取得飯盒,營運社區食物銀行,以食物轉化教會,然後由教會將轉化帶給貧窮人。」她續引述利未記的教導,收割莊稼時不可割盡田角,也不可拾取遺落的,要留給窮人和寄居的。

  楊女士認為,是人的貪婪而造成食物浪費,令貧窮人得不到溫飽,教會不能再在四幅牆內傳福音,所以教會要先自我轉化,才能代表耶穌去關忙灰心失望的貧窮人。該處透過免費提供飯盒,與貧窮家庭建立關係,並免費提供託管服務、結他班、補習班、二胡班等,青年團契更會協助貧窮家庭搬屋以省其中經費,以配套免費飯盒繼續關懷區內貧窮人。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一起走過從前】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行動】

【爸爸劉言】

【牧心世情】

【經典看人生】

【親密關係】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