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43 期(2015 年 4 月 19 日) ◎ 城市心靈 ◎ 吳思源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類似情景香港人其實不會陌生,只是他們多善忘失憶,或用財迷心竅自欺欺人詐作看不見。近半世紀來,每次股災或金融風暴前夕,市面多似今天的情景,大小銀行擠滿了人,股票經紀忙得不可開交,屋邨的家庭主婦連飯也不煮投入炒股行列。其實規律總是這樣:一定有一段時間股市狂飆,人人有錢賺,賺得不亦樂乎,然後一夜之間股市大瀉,來不及補倉的被殺個措手不及,於是又有許多人跳樓或自殺身亡。
如果我們聰明一點,看看今次香港股市在短短半個月間,恆指狂飆逾千點的原因,必然驚覺背後的詭譎端倪。香港股市大升,不是因為香港經濟增長,各行各業都有盈利,而是純粹因為突然之間有數以千億計的游資由北方湧進來。而更加耐人尋味的,是香港的經濟已出現寒冬跡象,零售業萎縮,鋪位的空置率愈來愈高,各行業開始裁員,由此愈發肯定今趟股市暴漲只是「虛火」,就好像一個心肝脾肺腎都不好的弱漢,竟然在馬拉松賽跑中一馬當先,這畢竟只是一個暫時的假象。
際此如幻如真的迷局,基督徒和教會該份外的儆醒,辨識時代的徵兆。信徒當持定信心,謹記聖保羅的忠告:「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六10)不要看見身邊的人賺了又賺而心懷不平,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
英國歷史學家費格森(Niall Ferguson)的新著《大崩潰》(“The Great Degeneration: How Institutions Decay and Economies Die”)講及當今西方社會福利主義橫行,禍及全球經濟呈現崩壞危機,屆時香港亦首當其衝難以免疫。今次股市的詭譎現象只是徵兆之一,我們可要打醒十二分精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