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貧說起—廠房牧養


2637 期(2015 年 3 月 8 日)
◎ 一起走過從前 ◎ 余妙雲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六十年代發生的天星事件和新蒲崗塑膠花廠工潮而演變成暴動,震撼了整個香港,大家才醒悟到香港貧富懸殊日趨嚴峻,許多勞工辛勤工作,卻生計無着,更糟糕的是,普遍教會對香港動盪局面保持緘默,也愈來愈與勞工脫節,不禁要問:到底教會的使命是甚麼?教會可以如何回應時代轉變中引致的衝突和訴求?

  感謝神在時代轉變中,有一羣牧者和信徒組成學習小組,嘗試探討工業宣教的課題,期望能打開關懷勞工的門,期間曾舉辦工業宣教座談會,邀請各教會派勞工來參加,但結果出席的都是教會領袖,勞工卻寥寥無幾。教會領袖們都大感震驚,原來教會在勞工階層中發揮不了任何作用,而學習小組亦未能發揮宣教角色。

  經多方考慮後,協進會決定全面開展工業宣教,一九六六年將學習小組重組,並定名為「基督教工業委員會」,簡稱「工委會」,屬協進會的宣教部。「工委會」定位為宣教組織,期以關懷勞工並推動教會關注工業宣教,向勞工階層傳福音。但要如何開始推行,卻苦無對策。當時歐洲各國在二次大戰後漸得以重建,教會也有精力關注教外的事,他們醒覺到周遭許多勞工與教會無任何關係,英國聖公會主教鼓勵牧師入工廠事奉,因而產生了工業宣教運動,也延展至其他西歐國家,成績顯著,也引起了世界各地教會的注意。

  「工委會」於是求助於英國,從錫菲爾聘請了一位資深工業牧師簡瑪嘉(Margaret Kane)為主任,她採取了英國工業宣教摸式,亦即廠房牧養(Chaplaincy),主張教牧人員直接進入工廠,推動羣體復和工作,希望藉着善心、誠意和對話等來緩和並平衡勞資雙方的利益衝突,期望能成為資方、勞方、政府和教會的橋梁,得到當時的勞工處官員、工會領袖和大學講師支持。又舉辦講座予教牧人員及平信徒,藉此建立與教會的關係;探訪管理階層,尋求與勞工之間的諒解;幫助專上學生認識勞工生活;提供就業資訊等。當時「工委會」主席陳立僑醫生稱此為「善牧的工作」。

  由於在勞工中間的角色並不明顯,「工委會」未能得到勞工羣眾的支持和信任,所舉辦的研討會參加人數不斷下降,在廠房舉行的勞資座談會都因勞工缺乏興趣而無疾而終。廠房牧養模式實行了三年,但成績並不理想。一九六九年簡瑪嘉約滿後離開「工委會」,由馮煒文先生接任,一九七零年「工委會」決定放棄中間人角色,旗幟鮮明地「站在工人那一邊」。由中介者角色轉而扮演參與者角色。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一起走過從前】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新聞捕手】

【爸爸劉言】

【牧心世情】

【經典看人生】

【親密關係】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