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30 期(2015 年 1 月 18 日) ◎ 城市心靈 ◎ 吳思源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據云近幾年因着香港的亂象,又多了香港人移民,加上歐美澳紐等國推出「工作假期」,令許多香港年輕人趨之若鶩。一旦見識過西方國家在各方面的優越,也就萌生移民的念頭。但身為華人始終擺脫不了余光中式的「鄉愁」,夢中仍懷念着這邊的雲吞麵和電視節目,試問該如何在異鄉展翅高飛呢?
其實在今天互聯網的時代,世界早已「一體化」壓縮為一條「地球村」,高科技亦令我們超越了國家地域,實不用再患甚麼思鄉病,反為要學習好好投入當下身處的地方,植根於斯,做個真真正正的地球村公民。
譬如你移民加拿大,可能不是出於你的選擇,是在你才得十二、三歲時隨父母而來的安排。但既來之則安之,就好像你誕生到這世界也不是自己的選擇,就要正面看待和積極投入這個地方,視為自己唯一的家園。況且加拿大有世界第一流的清新空氣和自然美景,也是人文薈萃和人情味濃郁的好地方。你必須感恩父母帶你來,更加要感激加拿大政府收納你成為她的國民。
從基督教信仰的角度,記得福音書記載有人問耶穌如何跟隨祂,耶穌是這樣的回答:「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太八20)耶穌的意思是:我們要學習四處為家,身在那裏,心也要在那裏,而那處就是我們的家。
今天你既已移民,身在外地,就不要老是懷念「故鄉」,念念不忘香港的朗豪坊和時代廣場。在今日的地球村,你通過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可以立刻聯繫上彼岸的家人,看見他此刻在翠華吃脆豬飽。你很雀躍地告訴他,我這邊的楓葉茂密而燦爛,這地方就是我現在的家,我會好好植根於此,請不要掛念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