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同運遇上學運


2621 期(2014 年 11 月 16 日)
◎ 新聞捕手 ◎ 蔡志森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今年的同志遊行人數再創新高有近九千人,不少人認為其中最觸目的賣點是兩位學聯正副祕書長一起撐場,不過,另一個更須留心的現象就是多了中學生有組織地出席。由佔領行動所展現的世代矛盾、甚至撕裂,相信對不少教牧來說都已響起了警號,不過,大家千萬別以為這只是社會和政治立場的分歧。其實,對於教會來說,有關同性戀、家庭倫理問題在神學上的分歧,以及對教會在社會上應扮演角色的不同期望,將會是教會未來更重大的挑戰。倘若我們作帶領的仍然抱殘守缺,拒絕讓年輕一代公開表達他們的意見,以及參與教會的決策,彼此未來的割裂恐怕只會更大。更諷刺的是對於一些教會和教會組織來說,三四十歲其實也是太年輕,未必有機會參與核心的決策,因此,將會出現的撕裂可能不是兩代之間,而是三代、甚至四代之間。

  同運成功之處,在於打動了年輕一代喜歡訴諸感性的特點,不斷重複一些罕有的被歧視個案,或將一些過去曾明顯被欺壓的羣體(如黑人和婦女)與同性戀者拉上關係,此外,亦將個別十分忠於伴侶的個案美化,再透過傳媒塑造動人的故事,很容易贏得年輕人的心。

  另一方面,由於社會制度的不公平,令年輕人向上流動的機會減少,加上樓價完全脫離未上車年輕人的購買能力,在置業無望、升職困難、參政無門、意見難以表達等種種因素下,年輕一代的不滿情緒只會愈演愈烈,對他們認為不公義的事亦會更願意挺身回應,仗義執言。若教會仍繼續以權力而不是溝通來與年輕人討論當代基督教倫理問題,恐怕壓力愈大,反抗力會愈大。

  面對容易贏得年輕人的同運,教會團體除了必須認真教導有關聖經對同性戀的看法、拆解同志釋經的謬誤之外;更須努力關心一些面對同性性傾向掙扎的弟兄姊妹及他們的家人;此外,亦要在人權、公義、政治等議題努力建構一套真正回應當代問題的論述。聖經的真理不變,但教會和弟兄姊妹面對的挑戰不斷在變,以不變應萬變是道家的想法,基督教強調的是要心意更新而變化。當我們作帶領的無法適應或不懂回應時代的轉變,為着教會未來的好處,也許是適當時候我們該退下來了。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聯會新會堂巡禮】

【城市心靈】

【如此我信】

【心靈絮語】

【新聞捕手】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職場情景】

【譯經隨筆】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