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07 期(2014 年 8 月 10 日) ◎ 教會觸覺 ◎ 李國權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中國人傳統忌諱死亡,老人家尤甚,他們懼怕去殯儀館。但安息禮拜中的詩班事奉,對離世者的家人來說,卻有如「一杯涼水」的服侍。他們的行動就是活出基督的愛心,加上事後的探訪安慰,死者家屬便深受感動,體驗了教會有情、有愛。每次安息禮拜,一班由教會長者組成的詩班出席獻詩,特別那些死者親友稀少,詩班的長者和不用上班的會友出席安息禮拜、火葬禮,給與哀傷的家屬適時的關顧,「一杯涼水」令他們心中得着滋潤,真是一件美事。
有些長者怕去殯儀館,因有觸景傷情。但當牧者幫助他們明白聖經的教導,與哀哭的人同哭;往遭喪的家去,強如往宴樂的家去更有意義,也實踐了耶穌的教導,給有需要的人送上「一杯涼水」。每次安息禮拜詩班的組成,都是教會的老人家自願參加,看似是倉卒成軍,但卻是出於真情、真心,獻唱時真情流露;家屬看見一班年長弟兄姊妹齊齊參與,都會深受感動。
詩班員的角色是去安慰遭患難的人,並帶出安息禮拜的氣氛。過往的經驗,那些未認識主的家屬其實更需要教會的協助,有曾參與安息禮拜詩班服侍的會友說:「最欣慰的是透過獻詩和關懷服侍,看見未信家屬踏進教會,以至決志、洗禮,加入教會!」真的,有一位長者在團契分享他為何返教會,原因是他的妻子離世,親友稀少,但卻很多會友出席慰問,深受感動而信主。
現今香港人口日漸老化,安息禮拜只會愈來愈多。假如有弟兄姊妹起來分擔牧者喪禮事務工作,如協助死者家屬辦理喪禮事宜和自願地參加詩班事奉,牧者便能專注慰勉和牧養。此外,信徒起來關顧離世者家屬,正好活出和表彰耶穌基督的愛心。
李國權(香港基督教協基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