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30 期(2013 年 2 月 17 日) ◎ 新聞捕手 ◎ 區伯平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跟豪客不同,水客取貨的主要目標是日用品及食物。他們連連掃貨,使得一些民生物品在本港社區缺貨。而歲晚之前,除了原本已經招架不住的水客大軍,又加上多得出奇的「大珠三角」民眾,熱切地湧到香港來辦年貨。於是熱門的貨品,例如外國的嬰兒奶粉,竟然全港缺貨,一罐難求。
「珠三角」是「珠江三角洲」的簡稱,是大多數香港人的祖籍鄉土。這地帶包括了珠江口傳統的「南番順」地區,即是南海、番禺、順德;和「四邑」地區,即是新會、開平、恩平、台山。「大珠三角」是指環繞珠江口的地域,是一個區域經濟名詞。這地域包括了香港、澳門、深圳、廣州、東莞、珠海、中山、惠州、佛山、江門、肇慶。
這些都是香港人熟知的地名,而且全部都跟香港有直通巴士或直航船服務。可知「大珠三角」的民眾來往香港,是何等的方便,是何等的頻繁。這一次新回合的「缺奶夢魘」,是由「大珠三角」的民眾來香港,辦水貨加上辦年貨所造成的。按照二零一零年的人口普查,廣東是全國人口最多的第一省,人口高達一億四百三十萬;並且集中住在「大珠三角」!喔,難怪香港吃不消了。
可是水客帶去的龐大數量水貨,真能有莫測高深的去貨銷量嗎?「大珠三角」民眾來香港辦年貨,不是費時失事嗎?啊,這地域簡直有如吸貨黑洞!是甚麼原因促發這奇怪現象呢?主要不是因為人民幣匯率高以至港貨抵買,「大珠三角」民眾已經相當富裕了。主要不是因為香港貨品種類多而時款,國內的大型超市也都堆滿了嬰孩奶粉哩!
香港來貨在「大珠三角」大受追捧;主要的原因在於他們相信,在香港買到的都是「真貨」。「香港來貨信得過」,這是香港社會的光彩,是國內社會的悲歌。一個充滿虛假的國家,由水貨和年貨現象表露無遺。這需要具誠信的政府帶頭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