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長線的關懷行動


2530 期(2013 年 2 月 17 日)
◎ 教會之聲 ◎ 蔡元雲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細讀行政長官梁振英的施政報告:重點描繪土地政策及經濟發展,在教育、扶貧、社會福利、關懷家庭及青少年等政策上落墨不多,留下不少空位:其中部分讓不同的委員會去填補;教會亦當在這些空間中仔細思量如何更合一地表達我們對這城市的關懷。

  「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彌六8)是教會關懷社會的指標:一方面按真理發出公義的聲音,同時以愛心進入社會,實踐憐憫的行動。真理是我們發聲的根基,愛心是我們行動的印記。

  聖經提醒我們「愛心沒有行動是死的」(雅二14)。香港教會透過學校、醫院、社會服務機構及前線的福音機構表達「行公義、好憐憫」的實踐;在這篇短文中想探索以堂會為基地,如何表達社會關懷。

  在這裏簡述一些堂會實踐社會關懷的實例,這些例證都有共同點:「聚焦」──有清晰的關懷對象;「長線」──有持續的關懷和牧養。偶一為之、一曝十寒的關懷不能深入地幫助到有需要的羣體。

  跨代脫貧──香港約有二十萬兒童和少年活在貧困家庭中,多間堂會參與「成長嚮導」計畫,持續三年與這些少年人亦師亦友同行,並且關懷他們的家庭,輔助他們走出貧困。

  牧養赤貧──香港仍有不少住在劏房、並且三餐溫飽都有困難的赤貧人士;不少堂會與前線福音機構合作以「愛心糧倉」提供食物,並長線關懷、牧養他們。

  傷健一家──「方舟之家」這堂會十五年來服侍和牧養沙田區身體有障礙的人士,傷健一家,一同敬拜和服侍。

  家長支援──香港的家長因為工作壓力和養育子女的承擔,不少都有疲憊的現象,「廣恩堂」與「培基書院」聯手,不單合辦家長講座和親子工作坊;更以「同行小組」、「媽媽茶座」、「家庭小組」等形式給與家長長線支援。

  有限空間,不能逐一列舉,還有堂會長線關懷「男童院」、「女童院」內的青少年;有些堂會長期探訪「安老院」,為不少孤寂的老人提供支援和牧養;亦有不少堂會與醫院的院牧合作,長線關顧一些醫院裏的長期病患者。

  不論政府施政的方針如何,教會仍當善用這城市存在的空間,為一些有需要的社羣以行動表達長線的關懷和牧養;並且為這些沒有聲音、沒有面孔,卻是主耶穌所愛的人羣發出公義的聲音。

  寄望這些「聚焦、長線的關懷行動」機動地匯聚起來,成為教會關懷這城市合一的見證。

  蔡元雲(「突破」榮譽總幹事)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朝鷹珍藏】

【釋經講道】

【品蘭集】

【雲彩見證】

【世說新語】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聖化工作間】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