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成街二號A二樓:
蘇恩佩的突破小故事


2485 期(2012 年 4 月 8 日)
◎ 特稿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九龍佐敦道以南有一條不起眼的小街叫德成街,多年來風景沒有什麼改變,仍是有幾座矮矮的樓房,前端有幾棵大樹。德成街2號A二樓以前曾是突破雜志社的辦事處。

  辦事處的面積不大,約一千多方呎,四個小小的房間,一個給《突破雜志》,一個給《突破少年》,大廳就是營業部,因為地方不夠用,蘇恩佩姊妹的工作間就設在毗鄰聖安德烈中心三樓,叫做「創作小天地」。

  你不能想像孕育出影響香港青年四分一個世紀的《突破雜志》,其辦公室是如此狹隘,而更叫人不可思議的,是創辦人蘇恩佩還是一個癌症病人 ,每天只有半日的時間有足夠的精神工作。

  蘇恩佩女士於八二年四月的復活節清晨返回天家,至今剛剛三十年。她個子小,弱不禁風,說話溫溫柔柔的。她常說以前很喜歡唱歌,但因為患了甲狀腺癌,做過大手術,之後便失了聲,不能再歌唱了。

  她每次開編輯會都以靈修作開始。八一年春天,她趁身體狀況不錯,還帶領我們一班不知天高地厚的小編輯到梅窩衛理園住了一個晚上,那次她和我們一同讀Jacques Ellul 的“Presence of the Kingdom”,同行者除了我,還有文蘭芳、何子江,麥寶琳,何盛華等。

  同年下半年,她有一天召我入到她的創作小天地,很嚴肅的對我說:「思源,由下個月起,你來當總編輯吧。」當時我年僅廿六歲。她接著說,做了總編輯之後,要穿得好一點,我決定加你一百元薪水。

  剛辭世的近代散文家陳之藩,半個世紀前曾經寫過以下幾句說話:「時局如此荒涼,時代如此落寞,世人如此鹵莽,吾道如此艱難,我們至少要像在鐵蹄踐踏下的沙土,發出些微可聞的聲音,給這個無以名之的年代作一無可奈何的腳注。」(《陳之藩散文集》序言)

  這段文字又叫我們想起蘇恩佩女士,一九七三年底為香港的青少年寫了《低調的吶喊》,然後出版影響往後幾乎二十五年的《突破雜志》。

  那是一個如此單純的日子,有這麼清心和善良的蘇恩佩,才有孕育我們這一代成長的突破運動。


【要聞】

【聯會動態】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喜樂工程】

【破局錦囊】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特稿】

【世說新語】

【文化之旅】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觀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