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形資產─誠信


2481 期(2012 年 3 月 11 日)
◎ 文林 ◎ 呂國佑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近期的新聞採訪報道,場面令人咋舌。例如多間傳媒出動巨型吊臂車,拍攝唐英年位於約道住宅內的情形,陣容之龐大,場面之盛大,實在近年少見。傳媒鍥而不捨,就是尋找候選特首唐英年除了感情缺失之外,還有沒有誠信缺失?連同早前梁振英在西九龍事件上也誠信破產,被傳媒形容為「豬狼對決」,現今都變成「無膊頭、無腰骨」,雙雙被市民唾棄的「二惡英」。

  唐英年一錯在違規建築,再錯在二零一一年當曾蔭權叫高官查察自己的物業有沒有「僭建」時,唐英年當曾特首的說話是「耳邊風」,「闊佬懶理」,沒有及時修正,自我潔淨一番。當傳媒追問他位於約道的唐宮時,他一再砌詞狡辯。待傳媒再發放一些證據時,他才像「唧牙膏式」逐點透露,但還未肯將全部事實和盤托出,仍然迴避問題,欲蓋彌彰。結果「紙包不住火」,終於炸彈被引爆,自己的誠信也陪葬,埋於約道的唐宮下。筆者想起「無形資產」這幾個字,有些資產顯而易見,例如物業、珠寶、股票、現金,但像「誠信」這種表面看不見,但實際上可能比有形資產還重要。在商業社會中,公司的「商譽」很重要,個人的「誠信」也很重要。相關的字眼例如正直(integrity)、可靠(trustworthy)、誠實(honesty)等,也是我們務要追求的素質(essence)。

  當年梁錦松偷步買車,筆者曾經有所不明白。梁錦松這麼富有,為何要貪這些小便宜?於是走訪幾位較富有的信徒,問問他們在中產或富翁眼中,為何也貪這些小便宜?他們告訴我,「貪心」是人類的通病,不論富貴或貧窮,只是動機有所不同。窮人因為無錢,錙銖必較,「慳得過就慳」,想節省開支。富人雖然有錢,但因為慣性「賺到盡」,所以有「著數」就會攞,要「拿」就「拿到盡」,突顯自己的聰明。今次唐英年用盡地積比率,入表申請建築約道5A和7號。建成後,再增加超出六成地積比率去建地下室。如此行為,不但用到盡,而且違了規。

  在調查唐宮僭建風波中,傳媒起了監察作用。在現今資訊發達的年代中,倘若傳媒手上有某些「黑材料」,公眾人物切忌用隱瞞、迴避或失憶等的方法,去面對傳媒的追問,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他們手上握有你多少的資料。倘若你被動地「問一些、答一些」,你最終像一支被擠的牙膏,一點一點被「唧」出來,「不認不認還須認」,到時你的誠信破產,就追悔莫及。正如聖經所說:「因為掩蓋的事,沒有不露出來的;隱藏的事,沒有不被人知道的。」(太十26)

  從這次事件中,筆者想起聖經的話:「你既在最小的事上有忠心,可以有權柄管十座城。」(路十九17)倘若一個人在小事上被試驗合格,上頭才會派他做大事。「人在最小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不義。」(路十六10)倘若一個人在小事不義,上頭怎敢將大事交託給他。「因為多給誰,就向誰多要。」(路十二48)政府今天給你做行政會議召集人,今天託你做行政長官,將香港七百萬人託給你,你會怎樣做?

  願意每位作領袖者彼此互勉。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喜樂工程】

【破局錦囊】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童話人間】

【釋經講道】

【品蘭集】

【職場攞景】

【蔗渣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