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為大學校長


2420 期(2011 年 1 月 9 日)
◎ 息息相關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校長沈祖堯慨嘆,社會重視大學排名,忽略培育年輕的靈魂,他擔心教育的價值將湮沒。全球大學教育正變得功利,推動學者研究的是資源的角逐,而非對知識真理的渴求。長此下去,只會製造出汲汲於利的成品和個人主義者,新一代慎思明辨的能力將逐漸喪失。」

《都市日報》4.1.2011

  

  做大學校長不難,但做一位對人文精神有承擔的大學校長,就絕對不是容易的事。

  剛就任不久的中大校長沈祖堯,多次引用前新亞院長錢穆老師的說話,作為他就任中大校長的願景:「求學與做人,貴能齊頭並進,更貴能融通合一」;「做人的最崇高基礎在求學,求學之最高旨趣在做人」。錢穆老師創辦了新亞書院,曾一力反對加入中文大學,後來為了新亞畢業生能夠取得大學學位而有利於就業,才委曲求存同意將新亞歸附於中大。這已經是半個世紀之前的往事了,現在沈校長引述錢穆先生的教誨,令人感慨之餘,也想到沈校長期望扭轉乾坤,是何等艱鉅的任務。

  大學校長的地位很崇高,不在於薪高糧準,結交許多權貴,而在於其原本就是知識分子之首,是清流的源頭。在古代中國,大學校長相當於「祭酒」,是國子監的最高官職,而國子監與朝廷的關係又不是那麼密切,它專掌教育,享有一定的獨立性,皇帝即或再專權,也不能不肅敬三分。民國時代的中國大學如北京大學、燕京大學、聖約翰大學、輔仁大學;校長如蔡元培等;都具備了這份遺世而獨立的風骨氣節。

  香港的大學愈開愈多,但真正具備大學精神的卻寥寥可數。沈祖堯校長出身醫生,精通內外科,對大學積習的斷症可出奇地準確,深知道今日大學的病理源頭是商業味道太重,大學重視的是資源的角逐,教師重視的是「生產力」而非學養,大學生所求的也只是一紙文憑,將來有利於搵食,如此大學必然腐化為一池污水,塘水滾塘魚。

  歷史學家梁東方曾經慨嘆:「我們的大學,只是『大』而已矣,無學。」今天沈校長掌全港面積最大、學生人數最多的中文大學,他無疑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但正如一位醫德好醫術又高明的大國手,面對的卻是末期癌病,這的確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要聞】

【聯會動態】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語言解碼】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童話人間】

【誰是鄰舍】

【釋經講道】

【家庭治療室】

【品蘭集】

【靈修果園】

【一個字一顆心】

【家庭醫生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