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客氣的好


2420 期(2011 年 1 月 9 日)
◎ 黃金歲月 ◎ 昂嘯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感謝上帝,剛度過九十生辰,國人老一輩的都謙稱「賤辰」,用在來往書禮中,頗有點矯揉造作。自己亦會偶用,也微感迂腐,可是這偌大的一把年紀,積習已深,常常會不知覺地在字裡行間信筆書來。在年輕一代當然少見,不知其解,甚至以為是筆誤,但識者就有不同的意境,各有不同的看法,惟有泰然處之,我行我素。

  這就帶出了一些問題,並不是在咬文嚼字,試從慣見在普通交際應酬中,一對甫相逢、纔見面的新知。想知道對方的姓名,叫做彼此「請益」,那就有這麼幾句對話:

  請教閣下尊姓大名?或說:貴姓,「台甫」。

  回答的就說:免貴,敝姓X,草字XX。

  問籍貫說是:盛鄉、貴邑?

  回答的說:敝鄉、賤邑。

  絕不會率直得:你叫乜名?也不會:你鄉吓喺邊度?這是起碼的對話,並不是虛偽的措詞,更顯示自己有一點教養,也是彼此相見時一個好印象。

  還有很多,就以最簡單對人家、自己的家人;如:令尊、令堂、令兄、令弟,轉過來的是:家父、家母、家兄、舍弟,對兒女;令郎、令媛,自己的就說:小女、小兒(更有說犬兒的)常慣聽:「虎父無犬子(犬女)」。

  如今,時代在大變、急變了,更有所謂「潮語」,(對潮州大兄有些不敬),聽來教人發毛,說是外地傳來和本地即興得來。自問孤陋寡聞,也是西方文化,大庭廣眾慣聽到的:Ladies and Gentlemen有「禮」又非常的「雅」。中國是禮義之邦,倒要自問自己一句,我的國籍是甚麼?

  

  


【要聞】

【聯會動態】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語言解碼】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童話人間】

【誰是鄰舍】

【釋經講道】

【家庭治療室】

【品蘭集】

【靈修果園】

【一個字一顆心】

【家庭醫生手記】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