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青天?


2358 期(2009 年 11 月 1 日)
◎ 問道 ◎ 許立中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天國之事與我何干?一死百事休。為何仍要用人性的物慾貪婪來引誘我,甚麼黃金街、碧玉城、求復活、享永生─人性貪念至死未休!這樣一個充滿貪心人的天國,與我何干?─基督教的傳教手法未免太功利了!

  

  如果今日仍然有人用這樣的手法傳教,那確實是非常拙劣。但我懷疑,現在還有沒有人會用這種不合時宜的方法去傳教?這類變相以物慾貪婪作招徠的傳教方式,不言而喻地是與福音的本質背道而馳。這在歐威爾的《動物農莊》(“Animal Farm”, G. Orwell)中,倒有舒緩痛楚的作用,是剝削者用來麻痺被剝削者的心理工具。但更重要的,是那些曾經出現於聖經《啟示錄》的意象,本來就不是應該用來傳教的材料。

  但凡啟示文學,由於不是指涉現世的具體事物,所以用的都是象徵語言。而象徵語言的特點,就是用可以理解的既有素材,去寓意那超乎理解的經驗。所謂「黃金街、碧玉城」,都不過是作者透過他當時可以援引的事物,去類比那難以具體掌握的情景罷了。又譬如我們會說:「才高八斗、學富五車」,那麼難道才華可以用升斗來量度,學識又可以用車來盛載嗎?

  至於「得永生」,那是相對於「不至滅亡」來說的。(約三16)而那亦不見得就很「功利」。畢竟甚麼是「永生」?最直接、明確的說法是:「認識你獨一的真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約十七3)

  換句話說,那真正的「生命」,超乎一般動物「生物性的生命」(biological life),是在於認識那創造宇宙萬物,不可見、不可摸,住在「人不能靠近的光中」的獨一真神,並且認識那為了彰顯上主而成為肉身的基督。這個認識,賦予人接近上主,超越「生物性生命」,追求道德與美學的可能。而相對於醉生夢死、行屍走肉的生活型態來說,這生命是真實的、不被物質環境和條件所囿限的。簡單來說,這生命是永恆的。

  至於復活,那確實是個有待實現的應許;但它的意義也不僅是指向將來:「若死人不復活,我們就吃吃喝喝罷,因為明天要死了。」(林前十五32)

  果真是「一死百事休」,那就不要跟我談甚麼仁義美善、道德責任了。事實上你又憑甚麼去鄙視人無窮的貪念?除了我自己得到最大的個人滿足之外,請你告訴我,還有甚麼真正值得尊重的價值?而這豈不正是現代社會風光背後道德崩塌的困局?社會、學校努力「灌輸」給下一代的道德價值,明眼人都看得出是建立在浮沙之上的空殼:既然「在我們頭上只有青天」(‘Imagine’, John Lenin),那請你說服我,約翰兄,我為甚麼要聽你?而我,又為甚麼要愛你?(‘Love is all you need’, Beatles)努力去建設一個「可持續的將來」(sustainable future)的意義又何在?在這個絕對虛無的前提下,請你再告訴我,又有甚麼是不可以的?可悲的是,無論今天我如何滿足與風光,明天,我還是要死了。

  這樣,有復活與沒有復活,有永生與沒有永生,就不僅僅是關乎將來。天國的事與我們何干?天國的事當然跟我們大有相干。特別是在《馬太福音》的記載中,耶穌講論了不少關於天國的比喻;你細心再去看一看,它們幾乎每一個都是關乎現世的。倘若我們不強行以一般民間宗教的「天堂」觀念去理解「天國」,那麼天國就不在那遙遠縹緲的將來,而是就在現在,就在我們心裡!(路十七20-21)

  事實上,這「天國」正是支撐著現世生活的無形基礎!而這,難道不正是耶穌吩咐門徒要傳遍天下的「天國福音」?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文林】

【童話人間】

【誰是鄰舍】

【日光在心】

【三人行】

【問道】

【品蘭集】

【靈修果園】

【一個字一顆心】

【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