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就是生活


2357 期(2009 年 10 月 25 日)
◎ 正好讀書天 ◎ 向日葵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早前看罷《等候神》一書,驚覺從沒試過對一本書有這麼大的共鳴。裡面提到當我們願意花時間來到耶穌基督面前,親近祂、等候祂,生命就會經歷到奇妙的改變。在作者列舉的例子中,竟然絕大部分都是自己經歷過或正在經歷當中的,感覺就像為自己度身訂造的一樣。現正閱讀另一本翻譯書籍,同樣有著這種共鳴,邊看邊感謝上帝在我生命中的奇妙帶領。

  從前很喜歡買書,書架上總是放得滿滿的,但往往一、兩年也看不完一本書,總是看不到一、兩章便放棄;很多更是原封不動,由新書擺至發黃。直至兩年多前,我一反常態,每年看書十本以上。這才發覺不是書本寫得不好,也不是設計、內容不夠吸引;而是沒有共鳴。即使書本寫得多出色,無奈自己的心還沒領受,所以,總覺得書本的內容只屬理想或理論層面,與現實狀況卻是大相逕庭,難以應用或融入生活當中;有時甚至覺得是作者過於清高,不明白我們一般平信徒的屬靈處境,久而久之,也就沒有興趣看下去。

  近年看書的速度逆轉,還沒看完一本,心裡已經急不及待想開始另外一本。看書的胃口大大的開了,彷彿一下子想把整個書櫃的書通通吞下肚子裡,想看看別人如何經歷上帝的帶領,雖然不是面對面交談,但卻有惺惺相惜的感覺。緣因不是書本的內容改變了,而是上帝深深地改變了我的生命。回想自己的屬靈生命,多年來都是渾渾噩噩地度過;近數年才真正感受到自己是活在上帝的愛中。

  以往的我,信仰與生活是分割的,每個主日按時返教會崇拜,但日常大小決定都不會先想想上帝,尋求祂的意見,都是按自己的喜好來作決定。雖然我是基督徒,但信仰對我來說還是陌生和遙遠的,上帝不曾在我生命中佔有地位。教會就像是另外的一份兼職,上帝就是這份兼職的老闆,每逢主日,不用別人提醒,也會自動自覺知道要「上班」,去見這位「老闆」;可是「下班」之後,我有自己的娛樂和去處,有自己不同的朋友,也就不會再想起這位「老闆」,我才不會帶著我的「老闆」去跟朋友聊天、吃飯、逛街??,更不會每天找「老闆」談話,因為祂跟我實際的個人生活沒有關連。

  不過,今天上帝與我的關係卻截然不同,深深體會到信仰就是生活,是絕對不能分開的。上帝不再是與我關係疏離的兼職老闆,而是我所深愛的父親。祂永遠廿四小時全天候為我守護,我經歷到祂每個時刻都與我同在;我也學習到無論在甚麼環境下,都邀請上帝的介入。問問祂的意見??,有時聽到聖靈極速地回應時,上帝的同在就變得更為真實。與上帝那種前所未有的親密關係,有說不出來的甜蜜,渴望常常爭取與祂獨處的相聚時刻,聽聽祂的教訓、感受祂對我的愛,即使沒有任何交談,但心裡享受與祂一起的時光,已經得到極大的滿足。

  在福音書中,經常看到耶穌施行許多神蹟奇事,門徒伴隨左右,理應信心大增。但當門徒設身處地遇到風浪時(太八23-27;十四25-32),即使耶穌在旁,他們仍然感到害怕,信心盡失。另外一次,當「耶穌到了該撒利亞腓立比的境內,就問門徒說:『人說我人子是誰?』他們說:『有人說是施洗的約翰,有人說是以利亞,又有人說是耶利米或是先知裡的一位。』耶穌說:『你們說我是誰?』西門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太十六13-16)在這段經文中,當門徒回答耶穌別人說祂是誰後,耶穌再問他們的意見。乃是因為重要的不是我們知道別人怎樣看上帝,而是我們自己怎樣看祂。在這兩段經文中,給我很深的感受,就是信仰或信心不能夠是二手的,必須自己親自經歷,才能有所增長。

  過往我不能投入書本中,是因為我沒有親自去經歷上帝,信仰就不能在我生命中起到甚麼作用;當我真正經歷到上帝時,重看這些書本時,過去不明白、沒共鳴的內容,一下子都變得明白過來。上帝給我們有自由的選擇權,我們可以選擇親自去經歷祂、相信祂,或是把祂拒諸門外。但如果我們選擇正確,在經歷相信祂的同時,必會得著上帝無盡的祝福。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文林】

【童話人間】

【誰是鄰舍】

【三人行】

【問道】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正好讀書天】

【培靈奮興大會 禱文】

【培靈奮興大會 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