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野、行旅、嗎哪 (二)


2350 期(2009 年 9 月 6 日)
◎ 時代講章 ◎ 梁元生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若果大家認為我這樣去解析這題目已經足夠的話,接下來的便算是「畫蛇添足」,可以不理的了。但容許我仍然試一試用第二種方法去解題。至於第二種方法,就是把題目拆解,把三種元素逐一的分析。先說「曠野」,再說「行旅」,最後來談「嗎哪」。

  這題目中的三樣東西,或者說三種元素之中,我們最為熟悉的應該是「行旅」,至少我們直覺認為如此。至於「曠野」和「嗎哪」,對我們來說都有點陌生。試問有誰真的到過曠野?又有誰食過真的嗎哪呢?但我們常常在基督教的圈子裡聽到人談「曠野」和「嗎哪」,便漸漸的覺得對這兩種東西也不陌生、甚至認為相當熟悉了。今天讓我們來反省一下,捫心自問,我們對這三樣東西究竟認識多少?

  

  談「曠野」

  曠野是甚麼?是一片沙漠?抑或是一片荒原?是未曾開發的山林,抑或是了無人煙的大漠?曠野是沙是石?是有草沒草?是山崗、或是叢林?皆無定準。但無論如何,曠野總有一個特色,就是它是個「人跡罕至的地方」(a no-man’s land),是個「野獸出沒的地方」(a place of the wild)。由於人跡罕至、野獸當道,推而廣之,我們可以說「曠野」象徵著「原始」和「獸性」,象徵著「未開發」和「野蠻」、是個「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世界,和「文明、進步」的城市人、需要互相調節、互相守護、互相忍讓和互相幫忙的城市文化、都市生活正好相反。在曠野,我們要看生命的原始、自然的變化、環境的限制,在城市,在現代社會,我們則講五德四美、文明規矩。

  換言之,今天讓我們先從對立面看「曠野」和「城市」,「野蠻」和「文明」。站在這個互相對立的角度,我們自然地會對「曠野」存著戒心、產生恐懼,甚至會對之抗拒和排斥。另一方面,我們又會希望把「曠野」開發成為「文明」,用文明(特別是科技文明)去把「曠野」征服,把「曠野」改造成為「城市」,讓人聚居,讓人過文明生活。

  在聖經之中,「曠野」的描寫、「曠野」的圖像,層出不窮,多次在舊約和新約中出現。舊約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故事,摩西帶著他們離開埃及,過紅海、經西乃山,就進入曠野之地。他們在曠野漂流四十年,處處受到外族人的攻擊,受盡日曬雨淋、口渴飢餓之苦,最後才得進入神為他們預備的迦南美地。在新約中,我們也讀過四福音書中的記載,就是關於耶穌出來傳道之前的事蹟。聖經說:耶穌先到曠野去,經過四十天的挨飢抵餓生活以及三天的魔鬼的試探,才出來傳道。另外聖經也告訴我們,曠野裡有獅子遊行,四處尋找可以吞食的人。

  換言之,就算從聖經去看,「曠野」也是一個充滿危險的地方,有魔鬼的試探,有遊行的獅子,有伺機攻擊的敵人,有自然環境的險阻,包括風霜雨露、雷電冰雹等。但是聖經也相當明顯地告訴我們,「曠野」是人生必經之路。若果我們要從「此岸」到「彼岸」,要出埃及進迦南,一定要經歷「曠野」之途。甚至要為主創造一番事業,就像主耶穌要出來傳道時一樣,也要經歷「曠野」的考驗。換言之,我們又不能完全把「曠野」與「城市」、「野蠻」與「文明」那樣放在對立面上去思考,因為「曠野」乃人生的一個階段,是一個從此岸到彼岸必須經過的旅程。站在對立面,我們只要選擇,但從發展的階段看,我們只能接受,無從選擇。循著這個途徑思考,我們對「曠野」就不能忽略,有必要要認識更多一些。因為每個人都需要經過人生旅途中的「曠野」,以及面對「曠野」的考驗。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文林】

【童話人間】

【誰是鄰舍】

【三人行】

【問道】

【品蘭集】

【靈修果園】

【教會觸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