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拜更新之一崇拜與孤寂(Solitude)


2342 期(2009 年 7 月 12 日)
◎ 時代講章 ◎ 謝任生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諸天述說神的榮耀.穹蒼傳揚祂的手段。這日到那日發出言語.這夜到那夜傳出知識。無言無語、也無聲音可聽。祂的量帶通遍天下、祂的言語傳到地極。(經文:詩十九1-4)

  

引言

  城市人很易孤單和寂寞,但是,這並不表示他們會明白何謂孤寂。所以,香港人不論在甚麼地方總是需要有點聲音在耳邊,這是為何耳機大行其道。其實,人最需要的不是娛樂或資訊的聲音,而是孤寂的聆聽與安息,但求心聲能有透視。

  

  靈視所看不在眼

  眼睛是用來看的。可是,文人卻說甚麼秀色更可餐,這都是文人豐富的思考力。不過,眼睛的真正意義卻不只在看,更應當是在孤寂中沈思默觀、閱讀、想像和洞察。首先說說孤寂的慧眼。

  當我們看見一朵美麗的花時會說,「這花很美麗!」可是,甚麼是美麗?這朵花美麗的地方在哪裡?是顏色?是線條?是芬香?是形態?還是有比以上視覺觀感更為重要的意義?看見一朵花就隨即說:「好美呀!」這是直覺的美。若我們能從這朵花的外在美引伸到這花的四周,以及襯托著這花的大自然的美,這是觀察和思考上的美。不過,如果我們把這朵花的美再沈澱到上帝所創造的美,甚至是美的上帝身上,這更是靈性上的美。

  

甚麼是孤寂?

  傳塞斯(P. T. Forsyth)說過:「當我們向上帝說話時,實際上是住在我們裡面的上帝,透過我們對祂說話??恩典的對話實際上是屬神的本性在自我溝通的愛中的獨白。」多麼難以令人置信!多麼超乎信心之外!「我們禱告,然而不是我們在禱告,乃是一位創造主在我們裡面禱告。」另外,芬乃倫(Francois Fenelon)認為,「我們必須安靜每一個受造物,我們必須安靜自己,在整個心靈深沈的寂靜中,聆聽那配偶難以言喻的聲音。我們必須側耳,因為那是一個溫柔和脆弱的聲音,只有不再聽見別的東西的人,才能聽見這聲音。」難怪沙漠教父Abba Anthony說,「任何人想要進一步的建立德行,都必須經過哭泣和流淚。」

  所以,孤寂不是安靜。人在安靜中仍可心中鼓噪,不斷言說。孤寂不是心無意念,因為孤寂不是虛無。孤寂不是否定自我存在,也不是叫自我的思維暫停。孤寂不是人自我逃避的哲理,以顯清高。孤寂不是孤單或是單獨,也不是獨自又無聊。孤寂也不是獨自沈思,因為沈思仍是一種聲音。孤寂乃是人靈性的美與德。

  

孤寂與靈視

  孤寂是成聖之道,也是人靈性淨煉的言說。遑論基督宗教或其他正統宗教,一切聖者莫不在孤寂中成聖。孤寂不是無言無語,無言無語也是語言。孤寂乃是語言中的基本語,是最有生命力的言說。人若不明白自己的言說的最終對象是誰,就是誤用自己的言說,這是人間基本問題的所在。神學家潘霍華說,「恰當的語言,出自靜默;恰當的靜默,亦出自語言」。所以,人需要常在孤寂中與上帝相遇才能真正與自己相遇,與他人相遇。儘管人能言善辯或天生高談闊論,這些聲音未必是指向上帝,因為人間語言多不是經由孤寂煉淨出來的,那只不過是思維的聲音,而非心語。經由孤寂產生的言說是有內涵深度和訊息與遠像(voice and vision)。人若能以孤寂站在上帝面前,然後才有所言說,就是暮鼓晨鐘之聲。人若能孤寂於上帝的寧謐中,就能活出真正的自由。人若沒有孤寂的寧靜生命,就容易變得充滿破壞性。

  

孤寂與洞察

  人在崇拜中多時是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坐而不在,心不在焉。就說眼睛好了,我們對教堂內的圖像,燭光,節期的顏色,宗教飾物的陳設,主日擺插的鮮花,曾有用心思考過其屬靈意義嗎?要培養一個人的靈性,首要的當然是上帝的聖言,即是聖經。然而,聖經只不過是一堆文字,它背後還需我們賦予想像力和洞察力去闡釋,從習以為常的崇拜事物景像中,謙卑在上帝面前,讓聖靈無條件的洗滌和啟迪,把我們從純真的想像力中激發出神性的光輝,觸摸到靈性的跳躍,直闖進真理的園地。所以,只有人常在孤寂寧謐中,人才能除下自我防禦假面具,才能發現生命本身遠比生活擁有的更為重要,我們才能免於被我們的用處所佔據。

  

結論

  孤寂不是甚麼,乃是人單獨站在上帝面前,旁無他物,心無二意的把自己心眼投向上帝,並與上帝的眼睛四目相投,超越時空。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文林】

【婚內情緣】

【日光在心】

【問道】

【品蘭集】

【靈修果園】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