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關懷貧窮網絡探討
 金融海嘯下教會的回應與使命


2318 期(2009 年 1 月 25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蔡元雲醫生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主席胡明添牧師(中)及聯會總幹事陸幸泉牧師(右一)代表聯會捐出港幣二十萬給予教會關懷貧窮網絡主席李炳光牧師(左一)

  教會關懷貧窮網絡於一月十七日,假聖公會諸聖堂舉行「有愛,就不用怕—金融海嘯下教會的信息與行動」研討會。與教會領袖及信徒一同探討在金融海嘯下教會適切回應與使命。聚會分別由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院長盧龍光牧師、教會關懷貧窮網絡執行委員蔡元雲醫生及崇真會救恩堂姚健偉牧師擔任講員。

  在研討會上,教會關懷貧窮網絡主席李炳光牧師致詞,表示,面對本港因全球金融海嘯而來裁員潮,使失業人數不繼上升,導致家庭與社會問題出現,現況令人感到憂心,教會應給予信徒適切回應與使命,幫助受金融海嘯影響的信徒。

  接著由盧龍光牧師分享時表示,金融海嘯源自於美國,導致全球引發出金融海嘯。而觸發是次金融海嘯是源於借貸危機,對於西方世界在資本主義體制下,提倡不斷花費習慣,在良好的社會保障下使人沒有儲蓄,社會亦沒有制衡,而加上人為的罪惡、自大及集體罪惡行為引致金融危機一發不可收拾。

  盧牧師說,面對金融海嘯下,作為信徒適當地應運用金錢消費,使整個資本體制得以繼續運作。信徒不應被社會價值觀影響,個人亦要在金融海嘯下減少生活上的享受,並用儲蓄方式投資理財。信徒亦可透過愛心的奉獻,使金融海嘯受害者得到幫助。盧龍光提醒信徒所追求的生活意義,就是分享上帝的愛,願意分享上帝給予信徒的資源,使有需要的人得到幫助。

  蔡元雲醫生指出金融海嘯下香港有三方面的需要,第一個需要,向管治香港的統治者說,香港在回歸後,政府在架構上是封閉,不願意聆聽社會的聲音,尤其在面對金融海嘯的衝擊下,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定位不是長久之策,香港應拓展創意工業,幫助許多結構性失業的中年人士,有工可做。第二需要,向香港的青少年說,一直以來青少年只活在父母及社會對他們的期望,其實神給予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召命。現時香港社會,缺乏關懷青少年的嚮導,青少年需有一位嚮導引領他們找到屬於個人的召命及人生方向。第三個需要,向身處職場的信徒說,現今的職場中充滿黑暗。教會的教牧同工應鼓勵職場上的信徒,發揮良善、公義及信實,成為職場上的光,用真理在職場作見證。

  姚健偉牧師以個人堂會為例,受到金融海嘯影響下,教會要安慰有需要者,並設有財務小組等服務幫助有需要者,全教會亦發起關心會友的個人需要。面對金融海嘯衝擊正是教會發揮功能的時刻,集合眾會友的力量,在共同目標安慰有需要者。姚牧師說,面對金融海嘯的信徒應把握機會建立個人的靈性生活,學習用信心信靠主,並加深會友與會友之間的情誼。教會亦能藉著金融海嘯下擔任先知,做僕人的角色,並在海嘯下逆市擴張神的國度。

  據悉,教會關懷貧窮網絡已在去年十二月十七日「有愛·就不用怕」新聞發布會暨「兒童發展基金先導計畫」異象分享會,呼籲各教會透過奉獻支持「愛心禮物包」的行動,每份禮物包價值約一百元,包括有超市五十元禮券,食糧及日用品等,並在佳節贈予「愛心禮物包」派發予失業人士及綜緩家庭。當日於研討會後,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主席胡明添牧師代表聯會捐出二十萬港幣給予教會關懷貧窮網絡作為資助「愛心禮物包」活動的經費。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文林】

【婚內情緣】

【日光在心】

【問道】

【品蘭集】

【靈修果園】

【特稿】

【書中有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