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型祈禱會的反思


2309 期(2008 年 11 月 23 日)
◎ 教會之聲 ◎ 龔立人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踏入九七年後,我們發現不同宗教團體都積極籌辦大型聚會。佛教如是(例如,二零零七年鳴鐘大典),道教也如是(例如,二零零七年道德經論壇)。當然,基督教也不例外。除了傳統大型的佈道會外(例如,葛福臨佈道大會),基督教也不斷舉辦大型祈禱會。那麼,這現象和趨勢反映甚麼?

  明顯地,宗教團體刻意地走出自己所屬的宗教場所,利用公共空間,建立它們與社會的接觸。這對於佛教、道教和孔教等等有特別意義,不但因為他們需要重新建立自己的公共身分,更因為他們的身分漸被政府肯定。至於基督教又如何?若從這宏觀角度來看,基督教不可能只滿足於數年一度的大型佈道會,因為這只會令基督教的公共身分式微。大型祈禱會就為基督教找回它的公共身分。這解釋為何基督教要辦大型祈禱會,而教會為何需要有大型祈禱會。

  說回來,大型祈禱會不是基督教唯一舉辦的公開祈禱會。例如,每年的七一遊行,天主教與基督教團體都會在遊行前舉行祈禱會,出席的人數只有約一、二百人。但這些大型祈禱會卻吸引數千,甚至數萬信徒參加。這對比反映甚麼?

  參加人數的對比反映香港教會和信徒對某些課題的偏重。意即,與政治和與政府議題有關的祈禱會並不會得到很多信徒支持(例如,為香港有雙普選的祈禱會);相反,信徒傾向參加多關注道德課題、強調個人靈命成長和教會復興的大型祈禱會。這現象不是反映一個客觀需求的問題,而是反映一個對信仰理解偏差的可能。

  我們可以從籌辦單位的性質來理解大型祈禱會的特色。籌辦者的神學傳統主要來自福音派神學,其中也有很重的靈恩派神學,但比較少普世神學。因這背景緣故,大型祈禱會傾向個人性、教會性和靈恩性。縱使大型祈禱會也會關心香港的貧窮問題,但他們比較少將他們的祈禱化為行動。縱使有,他們也很少挑戰社會建制的不公義。

  基督徒的政府官員往往被邀請出席這些大型祈禱會。有趣的是,他們又肯願意出席,甚至主持某些環節。對籌辦者來說,政府官員的出席代表他們的成功,甚至其基督教代表的地位得到認受。另一方面,這塑造教會被政府吸納可能性的提高。意即,為了令雙方好好地相處和合作,少批評和少反對是必須的。

  大型祈禱會可能是一個造勢聚會。如上面所說,與其他宗教看齊。另一方面,大型祈禱會也可能是一種嘉年華式的聚會。當中有唱歌、表演、演講等等。對於習慣出席演唱會的信徒來說,大型祈禱會比起教會祈禱會更吸引。所以,參加大型祈禱會的人可能很少出席教會祈禱會。若真是如此,我們如何評價大型祈禱會的功能呢?

  本文對大型祈禱會提出的批評和分析並非要否定祈禱的重要,而是指出,縱使我們如何純真地祈禱,大型祈禱會也不可能避免它的社會意涵。

  

  

龔立人(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副教授)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文林】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青蔥校園】

【與大師對話】

【過渡人生】

【書中有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