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女性的社會時鐘


2305 期(2008 年 10 月 26 日)
◎ 過渡人生 ◎ 區祥江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我們對甚麼年齡應作甚麼事,都有一個社會時鐘的觀念,是準時到達目標或遲到都心中有數,對於單身女性來說,每十年的關心,都有著很不同的感受和反應。

  對於二十歲出頭的女性,她們正建立自主的角色、開展家庭以外的人際網絡,包括工作及朋輩的友誼,這年紀的女性當然也開始拍拖,準備進入婚姻的階段。香港女性平均的結婚年齡是二十八歲,二十多歲的單身女性,在婚姻的問題上,仍未見有很大的壓力。

  三十歲卻是一個重要關口,這年紀仍然未有固定的對象,身邊的親友就會有意無意間,提醒你,要擴闊生活圈子,不要只埋首事業發展,或者你不要太挑剔。對於女信徒來說,在一個女多男少的基督徒群體中,要找到合適的對象,更顯困難。

  時間飛逝,若你的年歲由三字頭,轉到四字頭,那感覺就開始有轉變。從三十多歲的焦急,尋尋覓覓的狀況,經過恐懼與失落之後,開始接受自己可能沒有結婚和生育的機會,若平日社交圈子比較窄,而身邊的朋友已結婚、有兒女的話,那份空虛及孤單的感受就更加明顯。她們對自己單身的身分是否健康或合適感到懷疑和迷惘,就像走進人生的曠野一樣。

  經過一段哀傷,那「沒甚麼發生」已成事實,開始接納,也開始重新定義和計畫自己的生活,一種沒有配偶的生活形態。

  對於快踏進五十歲的女性,對自己未來的婚姻可能,都抱「看淡」的態度,她們會積極儲蓄及投資大計,除了鞏固工作生涯外,也享受單身生活的優點和成果。

  筆者接觸到不少四十多歲仍然單身的女士,我看到她們有自己的事業,懂得享受人生,也廣結朋友。她們再不像早二、三十年的觀念,看單身是一種失敗、不完整的狀態。單身雖然有它的挑戰和適應,經過時間的洗禮,及個人在當中的適應和成長。我看不到單身為何不可以快樂生活的可能。「獨樂樂」可能是我們這一代裡不少人樂於接受的一種生活方式。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文林】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青蔥校園】

【培靈奮興大會 專輯】

【與大師對話】

【過渡人生】

【書中有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