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災民成為賣點


2285 期(2008 年 6 月 8 日)
◎ 時事透析 ◎ 羅杰才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重慶市的旅遊雜誌《旅遊新報》,以幾位性感的女模塗上假的鮮血,在假的災場上,扮成在地震中的災民。結果雜誌社真的發生「地震」,成為內地首家因「嚴重違背社會公德,造成惡劣社會影響。」而遭到停刊和雜誌負責人免職除名的處分。

  中央電視台一個災場探訪隊,因直擊報道俄羅斯拯救隊救出一名生還者,用強烈的燈光照射這位長時間被埋,因而不能接近強光的傷者,受到救援人員的斥責。之後又闖入救護室,阻礙搶救的醫生工作,結果再惹來公眾強烈批評。

  以上兩則事件,相信只是像廢堆中發掘出來的生還者一樣,屬於少數。沒有被報道出來的,恐怕即使不若被埋的那麼多,也會為數不少。我們都不恥那些藉災行騙,或借災發財的人。然而對於那些以災難作為噱頭,以災民作為賣點,藉他們的不幸和無助,好增加自己的刊物銷量或公司形象,我們又可有所發覺或自覺呢?

  也許重慶的《旅遊新報》並不是那麼無良,他們可能只是錯判了社會的感受。但更深一層的原因,或許是他們太過於著眼自己刊物的銷量,以為災難也可以是一個賣點,結果把災招進來,卻賣不出去,成了自作孽。至於央視的記者,求的雖然不是商業上的收益,但要的卻是成功的效果。本來作為一份刊物,一個記者,要求商業上的收益,成功的效果,其實並無不妥。正如我們要求快樂,是理所當然;但若是把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之上,或是漠視別人的痛苦,只關心自己的需要,卻是難辭其咎。

  從五月十二日到如今,驚慄的情緒已漸漸平伏,許許多多關於災難的圖片、文字、故事,已經累積。相信一些有心人會慢慢理清事態,作出版、研討和各種各樣的社會探索。但藉此巨災煽情作假借機取利的亦必大有人在,只要災民仍可以成為賣點,就有人會出賣他們。只是我們必須小心謹慎,別把災難成為賣點,而且亦應該拒絕這樣的商品。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文林】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教會觸覺】

【與大師對話】

【過渡人生】

【游離小說】

【放眼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