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鼓聲思良將」看今之將相心腸


2285 期(2008 年 6 月 8 日)
◎ 教會之聲 ◎ 梁銘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正是粽子飄香,龍舟競渡的日子。端午可算是一個古老相傳的節日,仍然可以在民間普遍流行,甚至定為公眾假日,可謂深入民間,植根於民。

  這可以是一個政治良心的啟發教材,成為普羅大眾的共識。也是為官者、為政者的喝棒。

  禮.樂記有云「君子聽鼓鼙之聲,則思將帥之臣」。

  龍舟鼓響,雖有別於鼙鼓、戰鼓,卻也是動人心弦,加上旁觀吶喊助勢,直如戰場嘶喊。

  「君子聽鼓鼙之聲,則思將帥之臣」。屈原雖非戰將。但為相者,也可以筆為錐,以舌為劍,若晏子使楚,憑唇舌以屈楚王,為齊國爭光彩。若諸葛亮出師表之筆,盡是嘔心瀝血。

  有史家評屈原為詩人、思想家、政治家。位居楚三閭大夫,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然憂國憂民、悲天憫人的心腸,在政治遊戲中,似乎多是悲劇人物。

  在政治遊戲中,屈原不是死於外敵,而於內政。敵不過官場中的勾心鬥角、爾虞我詐、造謠中傷、群黨造勢.......的把戲,或者君子坦蕩蕩,而不屑為之。失勢流放中,惟有以死萌志,作為「死諫」。

  「君子聽鼓鼙之聲,則思將帥之臣」。悲天憫人之情,憂國憂民之心,此乃為政者、為官者的基本態度,否則只淪為政客、官僚。

  以民為本,卻是以民為本錢,以鞏固一己之勢力。煌煌然的偉論、尖銳的評議、慷阿公之慨的矯情、偶然一下的冷箭、冷水。為反對而反對、為贊成而贊成;真、善、美似乎失去客觀,黨派變成水火。絕不能為對方的一點善言美意,鼓一下掌。即使罵錯了,可以不了了之。古之廉頗與藺相如的「將相和」成了絕響。

  為官者政策模糊、朝令夕改,擾民甚已;外行人管內行人,官商、環境、醫療、教育......惹來無止境的爭議,問責制中毋需鞠躬下台、毋需掏腰包償損失,甚而賬目糊塗自肥,還可以喋喋不休,失職失責變成失憶......。

  在這充滿競爭拉力的社會中,悲憫心腸是否成了古文物?為政者。為官者有時還不如民間自發的急公好義。

  四川大地震,螢光幕上的溫家寶,疲倦憔悴之情,欲哭無淚的樣,充滿溫情的慰言短句。總覺得中國有希望!但還是惹來無情的冷語、冷箭。美國某女演員的一句「報應」,就不是人的說話。但還有多少政治舞台上的「精仔」(滑頭精),心中暗自喝采呢?

  今日教會隨時勢所趨,愈來愈講究業績、效率、事工多元化。會否有人帶著一百磅擔子而來,反背著一百五十磅重擔而去呢?

  福音的核心就是悲天憫人。其中有上帝喪子之痛、有耶穌哭了之情、有聖靈深沈的嘆息與擔憂。

  讓教會成為大樹好遮蔭。讓帶滴淚、傷痕、鬱結...的鳥兒,有片刻棲息療傷的地方。再振翅高飛,朝向彩雲。

  

梁銘(禮賢會紅磡堂榮譽顧問)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文林】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教會觸覺】

【與大師對話】

【過渡人生】

【游離小說】

【放眼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