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四川孩子到這裡來


2283 期(2008 年 5 月 25 日)
◎ 文林 ◎ 徐濟時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地震過後就是一輪與時間競賽的心震,首輪的「重中之重」是救命,次輪是救傷。對四川這次山區八級大地震而言,由於很多受傷災民延救,傷患惡化,為保命要截肢者特別多,帶來大量殘疾者的後遺症,絕不能忽視。

  一輪熱烈的賑災會隨時間冷卻,延續性、適切性的行動是愛心的必然投放。究竟香港可以做甚麼?國家領導人已顯出新思維、新行動,如臨場關懷指揮、傳媒報道不設限、全國下半旗哀悼三天等,甚至鼓勵全國領養孤兒都在考慮之列,在在顯示「以人為本」不空談。溫總在國務院救災會議有一句話:「孤殘恐怕最為困難,又殘疾,又沒人照顧」;此言點出了大批失親殘疾者在國內的「實現」處境—「殘」與「廢」連線的舊思想仍不會一下子下載國際的價值觀。總理對孤殘者的擔心,香港可以幫到忙嗎?

  醫治殘疾、照顧孤兒,對此,香港的治療技術、價值取向、硬件配套等雖比國外不足,應比國內有餘。據明報十七日報道,內地的義肢矯形製作師人手缺乏,理大教授稱「截肢手術之後愈快安裝義肢效果愈好,若時間拖得太長,肌肉萎縮,關節亦會攣縮。」伊院醫生更稱「被截肢的小孩長大後要有新義肢替換,避免他們淪為自生自滅的殘疾人士。」因此,孤殘者中以殘疾孤兒的需要最急迫、最長期,是愛心的考驗。

  本港醫護正發動「沙士」對抗精神,頻頻北上協助,但始終遠水難救近火。我們也須構建新思維新行動,何不官民合力向國家爭取,將孤殘孩子運到本港治療,甚至容讓港人領養,為災區減壓,為總理分憂,更可增進港人愛同胞之情(國民教育真章不外乎此)。

  特區政府可動用的資源固然很多,民間配合得到的亦不會少,單靠一千數百間教會、幾百教會機構可動用的資源,亦足以應付承擔大量孤殘兒童;香港二十多萬基督徒有潛力為他們提供整全的身心照顧(家庭領養、兒童院照料、學校教育、復康治療、心靈輔導、職業配套等),尤其是最急迫需要的醫護和輔導人員,都有比例甚高的信徒悉力以赴。「沙士」一疫已證明他們樂於動員,使人放心。

  當教會界正在動員信徒往災區服侍之際,也應考慮鼓勵當局將孤殘兒童安頓本地,讓我們貼身愛護。救主不單成肉身,住在我們中間顯出愛,祂更改變門徒的思維,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裏來」。

  只因為,愛—拉近一切的距離。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文林】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青蔥校園】

【與大師對話】

【過渡人生】

【游離小說】

【放眼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