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公義,好憐憫一念亞洲的苦難


2283 期(2008 年 5 月 25 日)
◎ 教會之聲 ◎ 邢增福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近日緬甸受到暴風蹂躝,死傷無數;正當眾多災民仍在水深火熱,等待救援之際,赫然傳來四川省汶川縣八級大地震的消息。執筆之時四川大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數已達二萬,官方估計更多達五萬人以上。一幅幅從災區傳來的畫面所造成的心靈震憾,絕不下於板塊移動帶來的震動。無情的天災,像平地一聲雷般,把許多人從北京奧運聖火傳遞的亢奮中喚醒。放眼當下亞洲,許多人們還在沈醉於「中國加油」、「We Are Ready」的激情之中,卻沒想到四鄰已奏起沈痛的哀歌。

  毋庸置疑,不論從種族、文化、宗教、歷史的角度來看,亞洲各國均有著極大的差異。歐美人士曾經把一切「非西方」概括為「東方」的思維,並企圖把「亞洲」約化為某種「傳統」或「價值」的作法,顯然存在著嚴重的「西方中心」偏差。亞洲各地獨特而殊異的處境,誠然為基督教在亞洲的發展呈現出不同格局與圖像。昔日藉西方傳教運動而建立的基督教會,今天在亞洲各地,究竟肩負著怎樣的時代使命?

  際此「亞洲主日」,筆者欲藉彌迦先知的教導,與諸位一同反省:「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彌六8)

  行公義,好憐憫。戰後亞洲各國經濟急速發展,不少城市已晉身國際大都會。不過,在追求物質富裕的同時,貧富差距卻愈益嚴重。在亞洲任何一個地區,都同時看見第一世界到第三世界的縮影。貧窮問題同樣深深地困擾著發展中及已發展地區。抑有進者,貧窮不僅是財富分配的問題,也跟民主法治體制的建立息息相關。廿一世紀的今天,亞洲各地仍有不少人為追求改善基本人權及落實法制,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壓制。回想當年耶穌基督在拿撒勒會堂所讀的經卷,就是宣告要把福音傳給「貧窮的人」。面對亞洲各地眾多「被擄的」、「瞎眼的」及「受壓制的」人士,教會該如何實踐行公義,好憐憫的使命?這在在成為亞洲基督教會的挑戰。

  存謙卑的心,與主同行。基督教面對亞洲社會存在的各種問題,在致力行公義及好憐憫的同時,上主亦召喚我們存謙卑的心與祂同行。筆者相信,「謙卑」是指教會必須揚棄擁有「救世者」的勝利主義或樂觀主義心態,以為基督教是解決所有政治、社會、經濟、民生問題的靈丹妙藥。事實上,亞洲地區多元且豐富的文化及宗教資源,對回應社會各種問題,跟基督教一樣都能發揮不同程度的貢獻。與此同時,我們在實踐使命過程中,亦深切感受到來自外在環境以至內在因素而帶來的挫敗。上主的同在,在在成為我們的力量、盼望與勇氣,走那不易走的路。

  由於不同的處境,亞洲各地基督教會揹著獨特的十字架,但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主同行,仍是我們不可或忘的挑戰。在絕望、無奈與不安之中,筆者想起尼布爾的寧靜禱文,並以此作為亞洲各地哀哭者的祈禱:「上帝啊,求您賜我寧靜的心,接受我所不能改變的事,賜我勇氣,改變我所能改變;賜我智慧,分辨兩者的差別。神啊,求你教導我,珍惜每一天,享受其中的每一刻,以苦難作為通往平安之路,記念這是耶穌所賜,並非我配得,信靠你降服你的旨意,這樣,我必在此生得享喜樂,將來與你一起,享受永生福樂,阿們。」

邢福增(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副教授)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文林】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青蔥校園】

【與大師對話】

【過渡人生】

【游離小說】

【放眼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