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導向


2258 期(2007 年 12 月 2 日)
◎ 羊圈守望 ◎ 蘇穎睿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本人在一間頗有規模的教會事奉,主任牧師要求甚高,要傳道同工、組長等層層級級,在指定的時間內,帶領指定數目人士信主,如未能達標的,就要接受公開批評和指摘。情況就如層壓式銷售般,常常為追交業績而弄至精神緊張,同工流失率也頗高。請問這種追業績的現象用於教會是否拾當。

  實習生 上

  實習生:

  你提了一個非常有趣和重要的問題:究竟我們要求教牧同工有效率、有成績、抑或我們只要求他們忠心,而不問其業績呢?

  首先,我們要了解「業績」「成績」是一些可以測度的客觀事實;而「忠心」與否是很主觀的感受,某人以為自己忠心,但其他人卻以為他不忠心,究竟誰是誰非,實在很難量化的。一般公司都是看其員工的「業績」而作評估。比方來說,一間鞋廠,其目標是於本年生產十萬對鞋,若這鞋廠一年都不能製成十萬對鞋,達不到指定目標,那麼作為鞋廠的老闆,就一定要想辦法,找出鞋廠的問題,若是員工的工作能力有問題,他就一定會加以改善,甚至裁掉這些不合格的員工,以保其生意。

  我們的問題是:基督教的教會可否依據這樣的做法呢?如果我們強調「忠心」才是至重要的因素,那麼我們又怎樣去衡量他忠心與否?「忠心」是否可以量度呢?若不可以,我們又怎樣知道他是否忠心呢?

  我相信我們不可以走極端,意思是:

  我們不可以純看業績,因為不達目標之原因有很多,我們就以保羅到雅典傳福音為例,此次「佈道會」信主的不多,這是否說保羅不達標而要遭公開批評或革職呢?這是絕對講不通的,因為「員工的表現」不是唯一導致「不達標」的原因;可能是方法有問題,又可能時機未成熟,也可能其他種種因素,所以我們不能單看「業績」來論斷得失成敗及員工的表現。

  然而,我們又不可以不看業績;每個教會都有釐定的目標,也要常常檢討和察看我們有否達到這些目標。一個沒有目標的教會就好像一個失去方向的船,非常危險,可惜不少教會不太注重每年釐定正確的目標。然而,我們卻又不是像那些商業機構,只重視業績。當我們未能達標,我們會檢討問題之所在,對症下藥,而不是完全歸咎於同工身上。

蘇穎睿 覆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雲彩見證】

【樂韻心弦】

【輔導小百科】

【神學探索】

【牧耕筆談】

【放眼世界】

【交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