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心靈進路傳遞福音


2222 期(2007 年 3 月 25 日)
◎ 專題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主持:近年多了一些宗教人士藉心靈進路來傳教,譬如佛教的星雲大師弘法活動,佛教辦的《溫暖人間》雜誌等,部分基督教及天主教人士也注重講人的心靈需要,例如講及苦難、命運和心靈美等。

  究竟香港教會在這個藉心靈進路傳遞福音的事上,有甚麼需要反思和改善的地方?它和傳統強調靈魂得救和永生盼望的進路又有甚麼不同?為探討這個問題,本報於一月份邀請了幾位嘉賓對談。
  嘉賓:
  陳:陳贊一博士(中國基督教靈修學院院長)
  權:陳國權牧師(信義宗神院教授)
  李:李錦洪先生(時代論壇社長)
  吳:吳思源先生(從心會社社長)
  黃:黃月英牧師(五旬節聖潔會永光堂牧師)

  主持:李鴻標牧師(《基督教週報》專題小組召集人)

  究竟香港教會在這個藉心靈進路傳遞福音的事上,有甚麼需要反思和改善的地方?

  黃:的確,單從現時這些宗教在電視節目作比較,有些宗教節目的講員真的很有演講的魅力,最重要的內容是有「信息」,很「到肉」,你會很易受他的演講吸引。
  坦白說,反觀我們基督教的節目,有些真的很「說教」,節目的內容亦切合不到觀眾心靈的需要,令人感到內容很雜亂的感覺。
  所以,好的信息是會引起受眾作出心靈的反思,反省他存在的目的和意義;這點是我們作為講員必須學習的,相信這樣才會使我們的講道更有感召力。

  權:黃牧師的說話,令我想起俄國一位聖者曾說過:若果你能獲取內心的寧靜,就能吸引萬人歸向天。
  我覺得單是「修煉」還是不足夠,必需深入到內心的深處,經過一番的掙扎和淨化之後,將之生活化之後,你所表達的信息才會有共通感,是心靈的言語。

  李:過去二、三十年,香港和台灣都經歷經濟飛躍發展,在政經無奈的衝擊下,人們尋求內心的世界。
  IQ(Intelligence Quotient, 智商)可處理問題,SQ(Spirit Quotient,心靈智商)可面對及解決困難,但一些心靈無法處理的問題,必須用心靈的SQ才可跨越,必需要回到宗教的層面。所以宗教能擔任到這個角色,往往會得到明顯的果效。

  吳:是的,教會很多時都重視「靈魂」多於「心靈」。現時很多講員,講道信息的焦點都不是對準人心而講的,甚至有些更缺乏悲憫,講出來沒有人情味,甚至令未信的人反感。
  好的講道信息應該從人的心靈出發,重視人們在這個世界發出的嘆息勞苦,才會講出一篇使人共鳴的信息。舉例來說,我曾看過一個教會機構與另一個宗教的組織,在禽流感肆虐時分別在同一份報章上刊登廣告。
  可惜的是,那個教會機構所刊登的禱文,只是過分強調神蹟化與保守,對象似乎只是基督徒體;但另一宗教刊登的心靈廣告,幾乎全無用到宗教的術語,內容全是安慰和鼓勵的信息,能應用到任何人身上。所以,我們的信息必須要在世界之內,才不會被世界所摒棄。

  李:思源剛才提到兩個很重要的課題,就是宗教語言的障礙,宗教經驗的阻隔。我們只能用所有的經驗來傳播,但當中卻缺乏同理心,真正觸發社會中不同人的快樂和痛苦。我們需進到世界,與這個社會上的人對話。

  陳:從信仰的角度來看,一個講員的信息,其實亦與其個人的生命狀態和質素,靈修有密切的關係。講員的信息本身就是彰顯自己的生命素質,他的信息能否悲天憫人,就視乎他能否藉自己的生命,將上帝的愛詮釋出來。

  權:對,自古以來很多聖人的事蹟來看,他們悲天憫人的心懷都是非常廣闊。所以我們可以了解到,悲天憫人的心並不是單憑「讀書」便可修煉回來,是個人對罪的體會,在「靜」中孕育出來,我覺得這其實已經超乎心理學所講的同理心,不是一種輔導的技巧。

  李:「成聖」與「入世」應是混為一體,很多聖人之所以「成聖」,就是因為他們能「入世」。台灣「慈濟」之所以得到社會的評價,說話能有說服力,就是因為他們著重行動和社會的參與,我認為這也是十分重要的。
  教會就是輕看了人間的苦難,缺乏了對苦難作出深入的解說。所以一位教牧能積極參與社會各方面有所參與,擁有社會的發言地位,我相信他的說服力會更強。

  你們剛才所講的,就是教會的牧者應該「一手拿聖經,一手拿報紙」,兩者都同樣重要;耶穌實在是一個很好的榜樣,所以祂能說出悲憫別人的話。
  縱觀商業社會及其他宗教所用的手法,在這方面我們又有甚麼值得借鏡和學效之處?

  吳:基督教似乎對眾生之苦體會不夠深,太理性化。理性會使同理心減少,我們不可能忽略對人間苦難的連結。
  另外,我們不應該經常用「贏」人的心態來佈道,不明白我們為何在傳福音上,像保險與傳銷業的心態,成為了工具化。
  其實耶穌在傳福音時,從來都不急於去宣教;祂不少時候都是透過醫治、關懷、與人同住等方式來宣示上帝的愛。

  李:現在很多教會將苦難簡單化、工具化,苦難實在是任何一個宗教不能迴避的問題,也並非單是教義可作出解釋。但是我們常在福音的大前提下,往往將問題簡化了。雖然人在苦難中是最易接受信仰,但我們不能不作出平衡,既能對受苦者作出安慰,也能使我們的信仰透過苦難,作出深層的解說。不在乎那刻有多少人信耶穌,而讓他們知道有些問題,是要到信仰的層面才可承載到。

  權:對,其實苦難本身就是信仰的問題。不過可能是因為教會存有一種信仰的「優越感」,以為信仰就是所有事情的答案,將如何走出死亡、苦難等課題簡約化,忽略了苦難與死亡是需要有一個過程的。我認為這種態度有需要調整,只有「優越感」,我們就會缺乏一對聆聽的耳朵。我們所傳講的信息,就不能進入一般人的內心。
  另一方面,很多教會的教導跟生活也頗抽離,很抽象;即使是很有系統,也不夠「到肉」,那就更不能「入心」。

  陳:體會是很重要,所以不能停留在理性的層面,必須去感受和體會,透過體會才能與別人有同樣共通的感受。「體會」去到最高的層次,就是摒除任何語言,我們很容易以為要帶別人信耶穌,就要用千言萬語;但實在我們更需要的是體會和行動。
  單是理性解答,只會停留在知識與理智的層面,一個簡單的答案就像是解決了問題似的。只有當你親身體驗到那處境,你才會呈現一個較深刻的感受,觸及更深入的層面。我想這個課題,也是我們在訓練教牧人員或靈修時需要思考的。

  就這個情況,我們有甚麼地方可改善 ?

  黃:「心理」並不能解決人心內實存的問題,即如人生意義等基本的問題,但是牧者則是可以觸到這些問題。我們作為牧者應勇毅地去幫助人去尋找「存在」的問題,可以透過人的生命與上帝連結起來,帶給他們生命的動力。
  因為「心理」並不等同於「心靈」,現時處理心理的問題,似乎只是停留於處理「心理」的層面,帶到去最根本的「存在」問題。我覺得很多時教牧將人的問題視為心理問題,忽略了聆聽他們心靈的呼喊,幫助他找到存在的價值,這是我們教牧需留意的。

  吳:宣教與牧養的問題,牧靈是要看穿透了一個人外在或心靈狀況的特徵,了解他心的需要,如果我們在教會忽略這點,信徒與社會的距離就會更大。加上在宣教上常要「贏」人的心態來佈道,就很易會被邊緣化。

  
  李:教會「快餐店」式文化,或福音大量生產化,無疑是很有市場價值,但同時會將心靈的教育淪為「手作仔」。心靈的教育是需要師徒關係、需要生命影響生命,是需要自我尋索的過程,這不是短時間可達到,也需要「空間」及「靜」來培育。
  在福音的大旗下,我們沒有停下急促的腳步,教會不斷辦大型聚會和活動,教牧同工和信徒領袖都活在忙碌當中。同工亦身不由己地活在這種「比拼業績」的矛盾當中,用盡辦法吸引人來參加聚會。這現象實在值得教會反思!我們不能揚棄最基本對生活的塑造性、靈修與牧靈的過程。

  陳:從教會歷史來看,當教會愈是覺得靈性最高漲時,往往就是靈性低迷的時刻。
  我個人認為,觸動心靈的目的不是在於傳福音或教會的增長,相反就是透過靈性的增長,才能告訴教會存在的真正意義在那,使生命改變,才能觸動人心,使人對基督教感興趣,吸引未信的人歸主。所以教會須重新打造「健康」、「均衡」和「悠閒」文化,培養信徒有悲天憫人的心!

  神學院在這方面可做些甚麼?

  陳:我認為如何看「神學」是很重要,其實神學院的課程應更多重視「心靈」層次的課程,而不是向外的追尋知識,技巧訓練、理性的分析。

  李:神學院在訓練教牧及傳道時,應該首先思考要塑造一個怎樣的神學生?我們要明白教會需要怎樣的傳道人!要培育出能悲天憫人的傳道人,我們必需要從神學生的個人獨特的性格手培育,按他們個人的性向特質來培育,而不是大量「倒模」生產,怎樣發揮個人的潛力,才是重要的問題。

  教會在這方面可有甚麼具體能行的方案和計畫?

  李:我認為教會傳福音的手法需求變!近年不少福音聚會已不再倚靠講員的號召,而是憑電影等節目,這反令到福音中的訊息被淡化。
  試想想,佈道會以電影、見證、音樂為「主菜」,講員只有僅餘的二十分鐘講道,根本很難將一個完整的福音傳講。要高效的回報,講員的角色很重要,講道不能成為「配菜」。

  陳:要培育有心靈素質、能悲天憫人的信徒,就需要給他們有「空間」,教會也需要進入現實的社會文化之中。

  黃:我也同意,所以教會應提供心靈進路與契機、空間。

  吳:錦洪兄帶出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今日的基督教佈道會缺乏「道」,佈道會成了宗教的推銷會。
   雖然這些聚會包裝得很好、很精采,見證分享也是有血有肉,但是我們應忠於上帝的道。
   在宣教策略方面,我覺得教會應創造更多的空間和共同的生活經驗,使到我們在生活真的能成為上帝的管理者。我們要進入到世界的中心,我們才會有信息可傳,不能夠只強調某些個人的生活經驗。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專題】

【樂韻心弦】

【輔導小百科】

【情理互動】

【情牽姊妹心】

【神學探索】

【交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