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世貿知多些


2157 期(2005 年 12 月 25 日)
◎ 交流點 ◎ 晴美(香港基督徒新聞從業員團契)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示威者好麻煩,都唔明點解要搞世貿,總之依家行出灣仔冇樣好。」一名市民接受記者的訪問。

  「市民認為警方不應忍讓;並指出,至今仍沒有拘捕任何人並不代表警方不採取行動,並會根據情況,作出適當行動。」 警察公共關係課總警司馬維騄指出。

  部分傳媒以「暴力韓農」字眼來形容參與示威的韓國農民。自十二月十三日世貿第六次部長級會議展開後,報章這兩天來鋪天蓋地集中報道示威與警方衝突的場面,大眾報章更主力渲染及捕捉當中的暴力鏡頭。

  香港的傳媒記者很少有採訪激烈示威衝突的場面,所以示威者稍有與警員推撞時,立即蜂擁進上前,爭相佔據有利的位置拍攝所謂具動感的圖片,當圖片取回報館後,編輯以致老總都是集中於「大場面」,大眾傳媒似乎缺乏深度的報道,而又有多少名採訪示威區的記者可以講出世貿的歷史背景與今次在港舉行談判議題的細則。

  大多數的香港傳媒將目光集中於抗爭場面上,少有了解示威者的訴求,雖然他們有向傳媒講述他們示威的理由,但不是輕輕帶過,便是完全忽略報道,這是否秉持公正的記者所應有的專業操守嗎?

  我們報道其他新聞時,尚且可以持正反態度,但面對世貿的示威者時,我們卻側重了報道他們暴力的一面,這可能成為政府合法使用武力的宣傳工具。這種不持平的報道手法,這是否讀者的水平問題,抑或是傳媒人將讀者定性為一批只喜歡看暴力場面,而認為報道世貿會場內的談判是沈悶呢?

  主耶穌的登山寶訓說: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太五7)多從示威者的角度去想,多些了解他們的訴求,多些認知水平高的讀者,可以扭轉傳媒的渲染報道手法。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交流點】

【未圓語絲】

【中年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