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豈止唱歌跳舞


2028 期(2003 年 7 月 6 日)
◎ 息息相關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香港理工大學紡織科研人員成功以納米技術,發明可殺菌、防水、防菌的納米手術用口罩.......口罩能將附在口罩上的細菌消滅,包括金黃葡萄球菌和大腸桿菌等。」《明報》25.6.2003

  疫後如何重建,這是當前急務。

  「疫後」一詞也許不太恰當,樂觀了一點。專家說「沙士」極可能是季節性的,於秋冬天捲土重來的機會仍大,故現時只能夠說是「疫情暫得紓緩」而非「疫後」。但值得警惕的,是到目前為止,我們對「沙士」病毒的來源、傳染途徑、香港與內地的通報機制、香港的公共醫療設施(尤其是感染預防),以至社區的衛生條件等,仍有許多不解的疑團。試問在這種未明朗的情況下,又如何有效地應付幾個月後可能捲土再來的疫情?這是值得擔心和必須予以正視的。

  理工大學紡織科技人員有見及此,趕及利用最新的納米技術,成功研製一種可殺菌、防水、防菌的手術用口罩,防菌力遠超N95口罩,估計最快可於七月中旬推出,售價比一般口罩貴五分一,但耐用一倍以上。今次「沙士」疫情能在兩個月內得到控制,除了因為炎夏來臨的天時優勢,前線醫護人員前仆後繼的專業精神和表現也是不可抹煞的功勞。對付病毒、克制疫情,始終是一個嚴肅的科學課題,必須以冷靜理智和專業的態度去面對。

  「專業」(professionalism)是人類受託去管理這個大地所亟需的識見和科學,是某項特殊知識的建構。事實上我們要做好一件事,不論是醫癒某種疾病、預防某種疾病,是需要以專業的態度和知識去處理,而不是空喊口號、心中熱情澎湃就可以成事。

  面對「沙士」疫情,這種專業精神也是需要。前線醫護人員做到了,傳媒報界也發揮了其報道和監察的影響力,惟獨是作為大後方的醫管局和衛生署,以及再在後面的特區政府,卻是進退失據,雞手鴨腳,實在叫人痛心。

  教會又如何?教會面對「沙士」疫情,其「專業」又有何信息?在過去幾個月,香港教會花了最多人力物力在宣揚感人見證和佈道事工,這當然有其價值,但是次疫情值得回顧的重點,又是否若干位前線醫護人員甘願捨己犧牲的事蹟?抑或必須擴大一點,看到整個社會的生活素質、社會及公共醫療政策和制度,以至環境生態、社會生態的問題。

  但願教會人士能多走一步,多想一會,不要重覆特區政府那種淺薄、娛樂化的「做騷文化」。「沙士」不會因你唱歌跳舞揮揮手就卻步不來。理大已研製出防禦力強的口罩,教會也需要更新的信息。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環保.資訊】

【神學縱橫】

【真情真性】

【城市脈搏】

【交流點】

【才德女子】

【大丈夫作風】

【聯會新堂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