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的道德與誠信


1982 期(2002 年 8 月 18 日)
◎ 教會之聲 ◎ 林本利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近期美國企業出現的醜聞,令人關注到商業機構負責人的道德和誠信問題。在現今社會,大企業的所有權和控制權往往是分開的。公司所有權屬於股東,但控制權卻由管理層掌握,他們的利益不一定與股東一致。

  在股權分散和訊息不足的情況下,小股東未必有足夠誘因和資訊去監督管理層的表現。公司的管理層有可能憑藉本身擁有的訊息和決策權,去爭取自身利益,而損害到其他股東的利益。

  故此,公司股東屬於委託人,公司管理層是受託人,他們接受公司股東的委託,有責任為股東爭取利益。此外,有人以為管理層為股東尋求最大利潤的時候,亦有需要肩負一定的社會責任。

  很明顯,股東和管理層之間可能出現利益衝突,企業的利益亦有可能和社會整體利益不一致。為了令管理層向股東和整體負責,適當的公司管治和政府監管是必要的,避免管理層濫用權力,損害股東和整體社會的利益。

  公司日常的內部運作,受到董事局、會計師、核數師,以及政府監管部門所監察。公司若向外舉債,債權人和銀行會定期查閱公司賬目。

  另外,機構投資者,信貸評級公司,和證券分析員會每日留意公司的股價,看看是否和管理層表現一致。若管理層表現欠佳,公司股票會遭到拋售。管理層為了避免被其他公司收購而失掉飯碗,自然要努力爭取股東利益。

  因此,公司管理層是受到一些內部和外部的機制所監察,不能隨便作出一些損人利己的決定。但很可惜,任何機構始終敵不過人類自私和貪婪的罪性。

  特別是過去十年,不少企業大量發行股票和認股權證給公司管理層,原意是激勵他們努力提高公司的價值,結果卻變相鼓勵一些缺德行為。

  管理層藉著發放虛假的業績和利好消息,又與其他監管者合謀,故意推高公司股價,之後便大手拋售手上股票和行使認股權證圖利。最後公司因無力償還債項,或者缺德行為被人揭發,令股價大挫,股東損失慘重。

  聖經不時提醒每個信徒,我們在世只是作為客旅和寄居的,我們的一切都是神所賜予的,本身只是作為管家,管理神所託付的東西,有一天要向神交賬,包括福音的賬。因此我們不要著眼於個人短暫利益,損害了社會長遠利益。

  信徒作為社會的一分子,有責任在每一個崗位上,不論是在家庭、學校、或商業機構內,作美好的見證。舊約時期的先知,經常對不義不法的行為提出控訴和斥責,當中包括偷盜、挪移地界(經濟欺詐)、起假誓和搶奪別人財物等。

  信徒若在商業機構工作,遇上公司管理層缺乏商業道德操守,應主動向那些負責監察的部門投訴,避免失德違規的事最終影響公司的存亡。不少美國企業的醜聞,便是由一些謹守崗位、不願同流合污的人所揭發。他們選擇挺身而出,甚至失去工作,制止不法的事情蔓延,避免無辜的人受到嚴重的傷害。這種大無畏的精神,正是出於憐憫別人,不想別人受到傷害的心。

  新約聖經所記載耶穌基督的教訓中,同樣不時提醒我們要作個誠實忠心的管家,按才受責,尊重合約精神;不可將別人委託的東西據為己有,也要避免因不知足而常發怨言,甚至做出違法的事。當信徒在教會事奉和奉獻時,應該曉得上帝是喜愛我們行公義、好憐憫、存著謙卑和信實的心,在生活上與祂同行。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影音視評】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餘暉集】

【夢想的萌芽】

【資訊年代】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牧養事件簿】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